“依據電影劇作大師羅伯特麥基的敘事理論,任何故事都逃不脫故事三角的五指山。”
“既在以‘經典設計——大情節’、‘最小主義——小情節’、‘反結構——反情節’為三個端點兒構成的三角圖譜中,包含了一切的敘事可能性。”
“那麼,從因果關係、時間結構、空間結構、衝突屬性、主人公定位以及結局方式等幾個基本指標進行衡量,《八月照相館》在敘事上,應該定位於‘經典設計——大情節’……”
秦默從電影的敘述屬性、事件分析、敘事視角三個方面,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千八百多字。
畫下最後一個句號後。
秦默拿起試卷端詳了一邊兒,看了眼卷面的整潔程度,然後起身交卷。
“我靠,又這麼早交?”
後排有考生吃驚道。
秦默餘光掃了眼,正是上午那幾個拽轟轟的考生。
“寫完了?”
坐在講桌上的張書林,當即站起身,迎著秦默接過了他的考卷。
“嗯!”
秦默微笑著點點頭,“那我先下去了!”
“好的!”
張書林目送秦默離開,然後迫不及待的看了眼他的試卷。
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書卷氣。
這氣息源自那一手好字,以及工整的分段。
張書林忍不住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方才緩緩睜開眼繼續看了起來。
他就是教影視作品分析的教授,大致看了下結構段落,特別是副標題和文中的小標題,不由得驚歎。
這功夫紮實啊!
就算是本校大三的學生,都未必能寫出這個水平的分析文。
幾個點,都抓住了。
而且給出了全面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
實在是輪不到他判卷,否則現在就像給卷子上畫個100分!
……
樓下。
秦默來到一樓考點,排隊考試的學生一點兒不比上午少,反而更多了起來。
而且很多都是上午參加了其他專業考試,下午來考表演系的。
畢竟表演系的考試時間是最長的,要考整整七天。
其他系則根據不同要求,以及報考的人數,考試時間也各不相同。
來到考形體的教室。
等了大概半個多小時,秦默終於排到了候場區域。
又等了十分鐘,裡面考試的那一組退場,而新放進去的五個人正好到他前面結束。
“稍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