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高呼亂叫,掌聲四起。
這小子隨口就是段子啊!
“哈哈哈,去你的吧!”
老郭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
旁邊餘大爺更是難得在舞臺上笑得轉過身去。
“快,別貧了,唱一個!”
老郭指著自己空蕩蕩的手腕兒,“看見沒有?門口保安馬上下班兒了,你別浪費時間,就唱你那個《探清水河》吧!”
“行!”
秦默知道老郭也得讓他唱這首小曲兒。
當即開口唱了起來。
和上次不同。
沒有吉他伴奏,也不是流行或民謠的風格。
而是地地道道的京城小曲兒唱法,非常的曲藝範兒。
合適的地點,就該用合適的手段表現。
這津門可是相聲窩子。
臺下觀眾也是從小聽曲藝長大。
給他們唱一首民謠版的《探清水河》,不如唱原汁原味的小曲兒,來得更加震撼。
不光是他們。
老郭和餘大爺二位,也是表情驚訝,忍不住心中讚歎連連。
完全不同的風格!
完全不同的藝術展現形式!
沒想到,秦默不僅是給詞兒編了段旋律,還能毫不違和的轉換成燕京小曲兒,太值得高看一眼了。
“好!”
一曲唱完。
老郭帶頭叫好。
同舞臺上一眾演員一起為秦默鼓掌。
同時,也帶動了全場的觀眾。
“這就是《探清水河》啊?”
“是原版的嗎?”
“聽著有燕京小曲兒那個味道!”
“唱得好哇!這嗓子,亮堂!”
“是個好苗子,希望能好好發展相聲藝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