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雙方開始了對峙。
三日後,吉川元春也知道長時間的對峙對自己一方並沒有優勢,便屢次主動挑釁,但是任憑吉川元春麾下軍勢如何叫罵,少弐軍都在立花道雪的嚴令之下堅守不出。
忍不住了,便抬出超長鐵炮對著叫罵的人群轟上一波。
又等了數日,這時候後方傳來了一個個吉川元春極為不利的訊息:三隅家的三隅元久在立花道雪的調略之下,以領有一萬五千石復興三隅家為條件,在三隅家舊地掀起叛亂以響應少弐軍。
吉川元春這下子坐不住了,但是礙於面前的立花道雪主力,也不敢輕舉妄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直到後方的三隅元久已經攻陷了原本自家的三隅高城,吉川元春竟然決定冒險進攻立花道雪。
三隅家以石見國那賀郡三隅鄉為據點,在西石見擁有相當的影響力。根據記載,三隅家是石見國御神本家一族,御神本兼高住在益田,稱為益田家,而他的二子兼信擔任同國三隅、木束、長安的地頭職,本據三隅高城,稱為三隅氏。
永安、竹彥、井村等也三隅氏分家。
元弘三年(1333),後醍醐天皇在伯耆國船上山舉兵,三隅兼連與高津長幸、佐波顯連等人率領一族前來參拜,同年六月跟隨天皇進京。
此後,在南北朝內亂時期,惣領家益田氏和永安氏屬於足利方,而三隅氏作為南朝當在石見的主要支撐勢力。
建武三年以後,與足利關係密切的上野賴兼擔任石見守護。
第二年(建武四年),賴兼率大軍攻打三隅高城,兼連擊退了上野軍。
與此相對,上野賴兼和益田賴見向著三隅家的井之村城進攻木束城和三隅高城。
正平元年(1346)賴兼率領益田兼見、吉川經明、田村盛泰、君谷(出羽)實佑等人逼近三隅高城,但被擊敗。
正平五年(1350年),足利尊氏派遣高師泰前往石見,並催促中國諸將一同出征。大軍攻陷佐波顯連所在的鼓崎城,向三隅高城進攻,雙方陷入包圍戰。
後來,高師泰接到足利尊氏的回京命令,不顧一切地踏上回京之路,卻遭到三隅家的追擊,又因各處發生的義軍而狼狽不堪,逃出了石見。
足利直冬與歸順宮方的大內弘世結合,於正平八年(1353)進入石見。足利直冬來臨之際,三隅兼連在美濃郡大屋形村建造了高嶽城。
同年九月,足利直冬被朝廷任命為足利尊氏的總追捕使,率領三隅兼連等人計程車兵進入京都。與足利尊氏的軍勢在京都各處交戰。
但是,京都七條之戰失敗三隅兼連戰死。兼連的長子三隅兼知也於正平七年在山城國男山戰死。
戰敗的足利直冬回到石見,企圖再興大軍,但石見諸國人遊移不定,正平十九年(1364)大內弘世也加入武家陣營,進攻三隅直連,正平二十二年,三隅直連投降。
此後三隅家世世代代經營三隅高城,專心向西石見擴張勢力。
明應年間(14921500)三隅興信與益田宗兼發生爭執,在大內義興的調停下和解。
天文二十年(1551)因陶晴賢的謀反大內家衰落,消滅大內氏的陶晴賢與響應陶氏的益田藤兼一起逼近三隅城要求三隅兼隆投降。
不久,毛利元就崛起,隆繁之弟三隅國定與周布晴氏聯手反抗。
但是,元龜元年(1570)受到毛利大將吉川元春的攻擊,周布晴氏在周布城自殺,三隅國定在三隅高城據守。
同年九月三隅國定戰死,威名遠揚的三隅氏嫡系滅亡。
庶流的三隅壽久後代侍奉毛利家。
但是立花道雪一調略,情況就不同了,管你毛利家多猛,現在還不是被少弐家按在地上揍,這時候不接受調略,何時接受?
喜歡戰國藤原幕府請大家收藏:()戰國藤原幕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