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講啊,人一輩子,活著活著,總是要死的!為了一個所謂的壽終正寢,而憋憋屈屈的死在床上,還不如高高興興的葬身於驚天怒濤呢!”
是啊,突然間就到了這個地方,到了這個時代,無數次險象環生,摸爬滾打到如今,皇帝都當了,卻還不能隨心所欲的去活,那還活個什麼勁?
劉大壯當然不能夠體會流通的心情,但他是個孝順的孩子,他從劉諶的語氣中聽出來,這件事兒,對劉諶來說,確實很重要,確實是一件搭上命也要去做的事兒……
所以,大壯跪地恭敬而言:“那一切就從了父皇的本心吧!”
“你這句話我愛聽!這世上沒有幾個人,能夠遵從自己的本心而活著,因為活著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
不知不覺就跟你說了這麼多,這幾罈子酒,也被我們父子倆給騰空了,再喝下去,再說下去,喝的就是爛酒,說的就是廢話了……
好啦,現在開始,酒就不要喝了,國事天下事,也不要談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在一起,就說一點體己話……”
“好啊好啊……父皇,您都跟兄長說了半天了,現在終於該輪到我了吧?”
“書院那邊沒什麼大事吧?”
“大事兒倒是沒有……”
“沒有的話,那暫就不要說這些了,等明天了再說……我有事兒要問你們的母親……”
“臣妾還以為您永遠不會過問,孩子們的事情呢!”崔氏道。
“咦,你怎麼知道我要問孩子們的事呢?”
“不問孩子們的事兒,您還有什麼大事能問臣妾呢?”崔氏這話其中的酸味兒,只有劉諶和孫蝶兩人聽得懂。他很明顯就是說,但凡大事兒都是和孫蝶去商量,沒有把他這個正房原配放在眼裡。
劉諶當然不會往這方面去接,笑道:“這倆孩子的事兒要再不問,天下人該笑話朕了……和大壯這麼大的孩子,人家兒子都能上一年級了吧?”
一年級這個詞兒現在已經有了,現在的大漢書院,就是分為九個年級,來培育學生的……那麼現在所授的課程,基本上也是劉諶根據自己義務教育階段所學課程編的……
“父皇,您還別說,跟兄長這個年紀的勳貴之子,他們的兒女現在有好多都已經在大漢書院就讀了,譬如王訓將軍之孫、王河將軍之子王修,趙廣將軍之孫,趙勃將軍之子趙斯,等等,現在都上大漢書院了!年齡最大的已經9歲了……
不過也發現一個問題,我朝的文臣子孫,很少有來大漢書院就讀的,他們大多都是請了先生在家裡教《大學》、《春秋》等等聖人之道,對我們講的科技、經濟之道,嗤之為微末小道,他們認為大漢書院本末倒置了……”
喜歡大漢帝祚請大家收藏:()大漢帝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