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天未尚亮。陵夷郡的八十萬魏軍早已起軍。陵夷郡城門上,司馬懿和曹丕臉色凝重的望著趕回許昌的八十萬大軍。
一支六十騎的人馬從陵夷城南部敢來,為首的是李世榮和諸葛亮。
待得在城門前停下,李世榮望著城門上的曹丕道“先生四更起灶,五更行軍,為何如此急促?難道不想跟我敘敘舊再走嗎?”
曹丕眉頭皺了一下,轉身下樓。不一會帶著司馬懿出城來,望了一眼李世榮和諸葛亮“大丈夫成敗不在一時,這次是我大意,下次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不過真心感謝你的這次和戰。等我趕到許昌城,不知能否還有一線生機。或許這次是我們最後的離別。”
李世榮點點頭“輸贏不在一時,正邪不兩立,漢室不偏安,全國分裂六十餘年,也是時候結束戰亂了。戰爭禍害的永遠是老百姓!”
曹丕看著李世榮眉頭一皺,這阿斗果真變了,以前的劉嬋可不會說出這等胸有志向的話來。是他父親的死改變了他嗎?
“魏軍上午之前就可全部退出荊襄九郡,你們可放心接管。還有,按照和戰協議,你們得派人攻打江東!”司馬懿看著諸葛亮道。
“我已命程普將軍率二十萬大軍乘水路前去了。江東必亡!”諸葛亮煽動蒲扇緩緩道。
李世榮眉頭皺了一下,看著曹丕深思了一會後道“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曹丕望了一眼天邊剛露出的太陽,在看了看正依次趕往許昌的大部隊。“如果是勸我歸順你的話就不用說了,這次我雖落魄,但心中的骨氣還是有的,再說,先帝也不會原諒我!更不想名敗青史”
好精明的曹丕,不愧是繼承了曹操大位的人。一眼便看出我要說什麼。
“與其餓死,倒不如歸順了我們,今天已經是第三日。你們趕到許昌還需兩日,昨夜探子來報,陸遜已經攻陷了許昌,你們回去也是枉然!”諸葛亮看著司馬懿道。
司馬懿和曹丕眼中皆閃過一抹凝重,昨夜,兩人也收到了陸遜已經攻陷許昌的訊息。只是不得不回。不得不博一把。
曹丕深吸了一口氣。臉上的落魄直視可見,與司馬懿臉上的樂觀形成鮮明對比。或許,司馬懿是故作樂觀。也也許,他們能重新搶回大本營。
望著策馬落魄離去的兩人。李世榮心中閃過一抹感嘆。三國是中國歷史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段歷史,三國時期將才輩出,謀士輩出。這段歷史中,誰都是值得尊重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完整的中國。
曹丕和司馬懿帶著八十萬大軍撤退了。李世榮和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將荊襄九郡納入了版圖。自此,荊襄九郡第一次完整劃入蜀國版圖。
接管荊襄九郡後。李世榮帶著三千士兵來到了江邊。程普已經帶著二十萬大軍去攻打東吳,李世榮要跟上去督戰。畢竟,程普是東吳的老將,誰知道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
李世榮鬆開諸葛亮,深吸一口氣道“放心吧,一定拿下東吳。”
“程普是東吳的老將,他在東吳的地位頗高,一道離間計讓他不得已歸順了我們,現在讓他統領二十萬士兵攻打東吳,他和孫權必定見面,到時的戰局不可而知,你此去督戰切記利用程普的家人綁架他,徹底讓他跟東吳劃清界限!”諸葛亮語重心長的看著李世榮道。
東吳境內,揚州江面上掛著蜀國戰旗的十幾萬艘戰船緩緩靠岸。程普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正緩緩登陸。
丟掉荊州後,東吳孫權還統領著兩州六郡三百二十九縣。兩州分別是揚州和交州。六郡分別是廬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豫章郡、廬陵郡。另還有各地三百二十九縣。
程普緩緩下船,望著揚州城,心生一絲久違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