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秘境回來後,儲君的生活恢復了忙碌,練武、學習、學唱歌、學彈琴,週末的時候跟儲媽一起討論廚藝做一桌豐盛的飯菜。
有時請姥娘來,有時請奶奶來,兩位老人吃的高興就是她們娘倆最開心的事。
儲媽對做飯越來越有興趣,偶爾會鑽研出新菜式,兄妹三人充當試菜員,碰上一回失敗的創意能讓他們幾天不敢吃飯。這更加激起儲媽的好勝心,屢敗屢戰,只苦了試菜員,當然有時也會有驚喜的美味。
儲君對此樂見其成,經常給儲媽提一些建議,往往讓她茅塞頓開。儲君這麼做並不單純為了滿足他們的口腹之慾,而是想讓儲媽有自己的愛好,不像上一世那樣一輩子在家做個家庭主婦,為了兒女失去自我,到老來又後悔。
在儲君回來之前,儲媽剛好六十歲,身體已經開始出些小毛病,有時腿疼有時腰疼,針灸貼膏藥中醫按摩什麼方法都試,收效不大。她很明顯的感覺出媽媽老了。
大魔王出生後她帶著她回孃家,儲媽洗尿布、換尿布、做飯看孩子忙的一刻也不停,似乎渾身有用不完的力氣。等小魔王出生後,她再回孃家,儲媽抱一天孩子晚上連胳膊都抬不起來,所以她很少回去了。
她覺得兒女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少給年老的父母添麻煩也是一種孝順。
每個人都會老去,這是自然規律,沒人能逃脫,也不必害怕。
媽媽年紀大了,這不是儲君主要的煩惱,她更憂心的是媽媽入了迷途。儲媽大半輩子都在家操持家務,生活環境單純,不瞭解人心險惡。
六十歲那年,她經常去小區一家中醫門診針灸按摩,被開門診的老夫妻領上了傳銷的路子。從此,儲君家父母不和、母女不和、母子不和,一家人再不得安寧。
兒女們輪番上陣對儲媽進行說服教育,可惜沒用。她啥也不聽,給錢就行。剛開始向儲爸要錢一張口就十萬二十萬,不給就鬧個天翻地覆,給了,轉手就拿去投資了。儲爸不給了就向兒女要,一萬兩萬、三萬四萬的過手就沒。
後來,大錢要不來了要小錢,今天要買這個,明天要買那個,不給不行,一千兩千也不嫌少,攢攢一塊投。還天真的等著分紅分利。
那段時間儲媽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別看我年紀大了,可不服老,你們都小瞧我,等我發達了,給孩子們一人一套房子,你們這些沒良心的誰也撈不著。”
傳銷組織猛如虎,洗腦坑錢有一套,連儲君這心理學專業的都拿儲媽毫無辦法。當然,也可能是她學藝不精,跟專業沒關係。
重生後,儲君反覆琢磨這個問題,儲媽一輩子夫妻和睦、兒女孝順,物質也不缺,一把年紀怎麼就想起去創業呢?
思來想去,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她想獲得尊重和自我實現,通俗地講就是她覺得自己這輩子白活了,想要做一些能體現她個人價值的事。
儲君覺得這事必須要解決,讓她繼續回去當老師不太現實,如今看來鑽研廚藝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做飯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有人喜歡吃她做的食物,她就很容易產生幸福感和滿足感。
“媽,調汁兒的時候稍微加點糖,這樣做出來的魚更鮮美。”
韓夢澤不知從哪裡弄來的海鮮,有黃花魚、螃蟹、八帶和蝦,在泡沫箱子里加了冰送過來的。
說儲媽做飯好吃交給她做最合適,下午他跟師傅和大姨一起過來吃。
儲媽現在就喜歡別人誇獎她的廚藝,聽了這話自然高興,一下午啥也沒幹一直在廚房耗著呢,準備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