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看看自己的賬戶上,三百萬到賬。
這就是幾個富二代砸鍋賣鐵湊出來的錢。
這幾個傢伙雖然都是富二代,但是頭上卻頂著紈絝的名頭。
所以,家裡對他們都防著,不會讓他們手上有更多的錢。
這三百萬已經是極限了。
但是三百萬對於吳瀟來說還不夠。
本錢越大,賺的錢才會越多。
而且,是成幾何倍數的增加。
假如一百萬能賺十萬塊算是不錯的成績的話。
那麼一千萬賺四五百萬就很容易。
錢越多,賺的比值就越高。
當然,這也有上限。
吳瀟就是要湊夠一千萬,這樣再去賺一千萬,就更容易,更有把握。
吳瀟將手裡的名片一張張的擺放在桌上,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
最後,蕭逸的目光放在了一張名片上。
他拿起名片,腦子裡開始醞釀起來。
第二天一早,吳瀟起了個大早。
他給母親打過去二十萬,讓她交給醫院,趕緊給父親開始安排手術。
開著車停在一棟高樓下,吳瀟停下車,抬頭看了看樓上的標識:八達證券公司。
一家江東市的地方證券公司,規模不大,但是卻正適合吳瀟現在的處境。
規模太大的證券公司,以吳瀟現在的家底,人家根本不買賬。
而這樣的小型證券公司,吳瀟正好可以大展手腳,還可以弄到很多的內部資訊。
對散戶股民來說,他們跟機構的炒股有很大的區別,區別大到降維打擊的地步。
散戶股民資訊閉塞,根本看不到很多的資訊。尤其是一些關鍵資料,比如買賣資料,買主賣主是誰,這些資訊散戶是看不到的。
但是機構卻能一目瞭然。
哪些股票是散戶在炒作,而哪些股票是機構在囤貨,他們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這就是資訊不對等,所以散戶炒股,十有九虧。
再好的股市行情,也有大把的散戶虧錢。
除非是單邊大牛市,散戶們才能跟著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