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人間富貴,忽而仙道渺渺。
世間千般好,紅塵萬般惡,都在玄奘心中一一呈現。
當真是一步一幻境,一步一世界,一步一人生。玄奘緊守心神,一步一停,時而仰天長嘯;時而涕淚橫流;時而癲狂如瘋魔;時而莊嚴如佛陀。
若非玄奘涅盤輪迴十世,恐怕早就沉迷在幻境中了。
彷彿過了瞬間,又彷彿過了無數紀元。
玄奘在幻境的紅塵輪迴中打磨,不知過了多少世,看了多少善惡,一身佛性在幻境中打磨的越發的瑩瑩剔透,璀璨如金剛。
等玄奘再次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過了獨木橋了。玄奘心有餘悸的看著獨木橋,這獨木橋之恐怖實在是難以言喻。
一瞬間,大河消失。
玄奘再次看去,哪裡還有什麼獨木橋;還有什麼大河。只有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上面橫跨一根青翠欲滴的綠竹。
而接引佛祖和金頂大仙正在小溪對面笑意盈盈的看著玄奘。其實,大河,無底船、獨木橋,都是為了考驗玄奘的。當然,這並非是專為玄奘而設,而是為佛門弟子而設。
接引佛祖撐的那條無底小船,是接引聖人的至寶——接引寶幢。
接引寶幢是接引聖人的成道之寶,引佛門渡世教義,自有渡人之能。而那獨木橋是接引聖人的六根清淨竹所化,此寶乃是先天靈根,被接引聖人偶然所得,煉為教化至寶。
佛門自開創以來。接引佛祖便在靈山腳下引渡即將成道的佛門弟子,佛門弟子凡入靈山,先入玉真,再上凌雲渡。
凌雲渡口,有接引佛祖的無底船和獨木橋。無底船是他渡,獨木橋是自渡。
佛門弟子一旦乘坐接引佛祖的無底船上靈山,即便最後被封為佛陀菩薩,日後也無成就大道的可能。
大道艱險,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接引聖人,開創佛門,教化眾生,大開方便之門。
但是,接引聖人在佛門弟子成道前,還是賜予其一線生機,點明瞭修行根本。可是,無數元會來,能踏著獨木橋走上靈山的佛門弟子寥寥無幾。
那六根清淨竹善於封印六識,其中又有聖人親自演化的幻境。
所以,能過,願過,過得去,這些經受住考驗,完全走過獨木橋的佛門弟子,無一不是響徹諸天的大能。比如說;燃燈佛祖、如來佛祖、彌勒佛祖、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其成道時都是大智慧、大毅力、大決心,破除幻相,從獨木橋自己走上靈山的。
生靈脩行若無自渡、自悟之心。想要有一番大成就,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求人不如求己,佛門在諸天萬界中,雖然廣開方便之門。但是,修行佛法有所成就的也不過寥寥。佛門所求的也是一個緣字啊!
洪荒世界也好,諸天萬界也罷,拜神不如自渡。這些道理看似簡單,但是,諸天萬界無盡生靈真的能做到者卻是寥寥無幾。實際上就連那高高在上的仙佛,也不過是拾人牙慧,hd學步,無望大道的可憐人罷了。
玄奘過那獨木橋,即使佛門的考驗,也是大機緣。
過了獨木橋的玄奘,萬般感悟從心底湧出。
一身的佛光佛韻猶如涅盤蛻變般,變得越來越清淨光明慈悲。玄奘的氣息也越來越純粹,佛韻中的佛光對映虛空在不斷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