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2年。
不僅整個梁山勢力體系在千方百計的移民,就是明教的方臘也收到李彰的信件,讓明教協助在江南,東南一帶搜刮流民。
按照玄陽的計劃,整個耽羅島最少要養民十萬戶。
而如今,島上的居民,人不滿萬戶,口只有幾萬,這麼多的人口缺口,可都是需要從大宋遷移啊!
梁山的移民行動在沿海地區開展的轟轟烈烈,高峰的時候,每天都有從大宋駛來的移民船。
得益於梁山的移民行動,大宋國內如燒水一般,正在升溫的民間,如同澆了一盆涼水,快速的平靜下來。稍有動盪的局勢也迅速得到緩解。
特別是江南一帶又恢復到繁花錦繡,烈火烹油的局面。
江南穩則大宋安。
沿海一線轟轟烈烈的移民行動,大宋中樞居然一無所知,這種情況讓玄陽十分意外。
原本,對於從大宋的移民行動,玄陽已經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甚至錦衣衛和諜報衛損失慘重,水泊梁山被大宋圍剿的後果玄陽都想過。
但是,移民的順利還是超乎想象。
不僅沒有大宋的掣肘,更讓玄陽沒有想到,耽羅島的移民之舉,甚至得到大宋官員的鼎力相助。不少沿海官吏對梁山移民,大開方便之門。
徽宗年間,大宋經過了數代帝王的治理,經濟之發達,遍尋歷史都少見,幾乎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
經濟發達的另一面,就是,不依靠土地謀生百姓也逐漸增多。
可是徽宗這位有名的道君皇帝即位以來,不思理政,反而極喜奢靡,朝廷官員為了滿足徽宗的奢華,也盤剝百姓更甚,大量的百姓在官府的盤剝下破產,生活艱難的百姓越來越多,這幾年出海謀生的百姓其實並不少,官府對於這些出海謀生的百姓的態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起碼比留在國內的流民的態度要好得多。
更有甚者,這幾年大宋疆域一旦稍有災害,就會有大量的百姓會成為流民。官府苛政下,百姓抵抗風險的能力太低了。
流民的問題,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來說都是極為頭疼的問題,甚至是極為恐懼的問題。
畢竟,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物產不豐,安置流民對於朝廷來說極為困難。
而且,若是政治清明,君主有為的朝代,流民尚且好過一些,朝廷總會想各種辦法安置流民。可是,大部分的封建朝廷對於流民的態度都是自生自滅。
這些活不下去的流民,一旦彙集,對於統治者來說就是一顆隨時都可以爆炸的定時炸彈。這些一無所有的流民只要被人稍一煽動,就會掀起一場風波,鬧出禍事來。畢竟,無恆產者無恆心啊!
一旦地方上出世,首當其衝的就是當地的官員。輕則罷官,重則流放。
當然,這還是因為大宋對文官極為優待,否則這些地方官員就不僅僅是罷官了。
即便是沒有生命危險,可是,又有哪一個官員願意捨棄官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