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寶說:“要飯當然是真的,可是真正的目的是:劫富濟貧,治病救人,懸壺濟世!”
趙志珍不笑了,她感到弟弟已經成了神人了,沒有時間問下去啦!馬車已經到了學校。趙志珍說了句:“弟弟再見!”他竟自己進校去了。
姐弟分離十年說不完的別後話,問不完的問題。趙志寶也想到師傅的囑咐:你出去的任務:一、治病救人,行善除惡!二、劫富濟貧,匡扶正義;三、成家立業,返歸山門!師傅的話就是聖子!趙志寶沒敢告訴父母,尤其是返歸山門,他清楚師傅是說,適當的時候是要他回去的,師傅的話要聽,不然的話——他不敢想!還是想想現在,看看眼前。他已經幾次向父親伸手要錢,總不能這樣吧!他必須要自己賺錢,就像做生意要本錢,沒有本錢,怎麼做生意?最快能賺到錢的辦法,就是給人看病,現在開始就辦。
17、初次出診
1951年10月2日,)趙志寶,把馬車停在大路旁邊。取出點草丟給馬,把馬韁繩拴在路邊的一棵樹上,就來到街上,旁邊正是一家中藥店,邊走邊上前,看見一位年約60的老者就說:“大叔你好!請借文方四寶一用!”
老者瞧了一眼,是個小孩,就說:“小兄弟!你要幹什麼?”
“借來寫幾個字。”
藥店是賣藥的,老者很客氣的說:“小兄弟!那邊就有先生,你去問他借吧!”
這位先生就是坐堂的醫生。年齡在60左右,蓄著三字花白的鬍鬚,清瘦的臉上架著一副老花眼睛。趙志寶根據老者的指點來到桌前說:“先生!請借我文房四寶一用!”
老先生也還客氣,就把筆、紙往趙志寶面前一推說:“你用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志寶也沒客氣,就在一張白紙上方子用紙吧)提筆刷刷地寫了6個大字:專治疑難雜症!把筆一放,說了聲:“謝謝!”拿著紙條就要走。
老先生一把抓住字條問“你是醫生?”再仔細的看了看趙志寶說:“你一個小孩子開什麼玩笑!還專治疑難雜症!看病不是玩家家,你還是等長齊了毛再說吧!”
趙志寶忽的一下從老先生手中把字條給拿了回來說:“你怎麼知道我不會看病?”他又看了看先生說:“哦!原來你就是醫生哦!是怕我搶你的生意吧!這樣好了,看在你借給我文房四寶的面子上,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好吧!再次謝謝你!”
那年代行醫不一定都有行醫證,江湖郎中多的很,不過大多是哄人的,老先生想這種事不好管,讓他去吧!
趙志寶出了藥店,就回到了馬車旁,取出了幾樣東西,就往另外一條巷子走去,就在巷口的地上擺了個地攤,“專治疑難雜症”字條對行人放著,兩頭給壓了一塊石頭,面前放了一個大布包,他就坐在一塊帆布上。沒過幾分鐘,他面前就圍了不少人,大部分是感到稀奇,一個小孩子擺攤治病,還說專治疑難雜症,也有人上前問:“小兄弟你騙誰呢?”
看見人多了,又有人問話,趙志寶站立起來說話了:“年齡不在大小,能治病就行,沒有治好分文不收!分文不收!”
這分文不收確實很是誘人,有膽大者躍躍欲試。一位中年人就大膽走了出去說:“小兄弟!幫我看看!”
趙志寶說:“你先別說話,讓我看看,我說的對,你就點點頭,不對就搖手好嗎?” 趙志寶抓住中年人的手摸了摸,又看了一看他的舌苔:“大伯!是咳嗽,早晚咳得很厲害!”中年人點點頭。
“咳了半天卻沒有吐出一口痰對嗎?”
中年人又點點頭。
“大便乾燥。”
點點頭。
“小便發黃。”
點點頭。
“大伯你貴姓?”
“免貴姓李。”
“李大伯!請你把上衣解開,我要給你治療了!”
趁大伯解紐扣時,趙志寶開啟了包袱,從裡面取出一小包,把小包的紐扣開啟,把一排排銀針展示在打坐的方布上,又從包袱中取出酒精藥棉,然後一根針抽出、消毒,再在李大伯身上一紮。一根銀針就進去了,連續紮了6根,觀眾只看見鍾尾在外搖晃,好像是要掉出來一樣。大約過了一分鐘,趙志寶就快速的拔針、消毒,放回小包中,說:“李大伯!好了!”
李大伯只覺著有一股清涼的水,在喉管處流動,忙向外吐了出來,原來是一口黃色的液體。就感覺到好管處清清爽爽,想咳也咳不出來了。顯然李大伯是好了。
這時候趙志寶說了:“大家都看見了嗎?李大伯是好了,是不是真好了呢?李大伯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讓大伯到哪藥店去找老醫生看看再說,大伯你去吧!”
李大伯就按著趙志寶指引的方向去藥店了,暫且不說。
見老漢走了,有人說:“小兄弟!你還沒有收他的錢,就讓他走了,你放心?”
趙志寶說:“放心!就是沒錢不給錢,也沒關係!”又對觀眾說:“誰有病,不妨來試試,不用花錢看看何妨?”
這時又從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年人,一拐一拐地,行路有點困難,可惜沒有坐,要不一定給坐。趙志寶只看了一眼就說:“老大爺!你就躺在我這個包袱上吧!”
趙志寶忙收拾一下,把包袱疊了疊做枕頭。趙志寶摸了摸老大爺的手,又按了按老大爺的雙腿說:“老大爺!你是患有嚴重的風溼性風溼病,變天的時候格外痛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