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寶眼定睛去看,卻並未在銅門裡,看到寶物之光,看來那避水劍沒有在底部的這層,可能在更高的樓層。
我和小惜月還有吳子軒,畢竟都是凡人之軀,即便之前觀察到禹王碑的碑頂,有著無數洞口,內部應該是流通空氣,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吹著了一個火摺子,丟了進去,眼看火摺子的火光不滅,才讓大家準備進去。
而此時,潮水也已經快要漫過銅門了,我們接連鑽了進去,並順手將銅門重新扣上。
銅門裡面相當漆黑,我撿起之前被我丟進來的那個火摺子,卻依舊是看不太清。
“失算,應該帶支手電筒進來。”我說。
可這時,一股耀眼的白光突然出現,把四周照的亮如白晝。
我驚訝的看著那光源,是一顆成人拳頭大小,純白無瑕的寶珠。
正是無名之前從那蚌精的蚌嘴中,奪得的龍含寶珠,這玩意兒不僅是那千年蚌精的靈氣內丹,更是絕世無雙的夜明珠,用它來照亮,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這時,我再去看這禹王碑底部的情景,乃是一片積水的洞窟,洞中堆滿了大如磨盤的龜甲龍骨,骨甲上密密麻麻,全是推演卜卦的古老符號和標記,但遭水浸泡年頭太多,大部分都已模糊難辨。
大禹所生活的那個年代,都是用龜甲龍骨記事,不出意外,這些龜甲龍骨,應該就是記載著當時修建禹王碑的事情。
可惜這些龜甲龍骨已經被浸泡的無法分辨,我們又沒人懂得甲骨文,無法考究具體的情況。
洞窟的南邊有石梯,我們便是沿著走上了第二層。
還沒到石梯口,我的寶眼就看到了這一層的石窟裡,有著耀眼的白光,當即就知道這一層定是有巨寶。
可走出石梯口,我卻頓時是失望了,這裡確實是有無上巨寶,不過我們根本拿不走。
乃是一口罕見的九足異鼎,巨腹分八面,下有九足,有半米高矮,鼎口邊緣儼如枕角,偃耳、異獸之紋俱備,四旁飾以星象。
大家都不用交流討論,就知道這定是傳說中的禹王鼎。
不過這口鼎,恐怕並非是華夏國的象徵,象徵著天下九州的禹王九鼎,只是一口普通的禹王鎮水鼎。
饒是如此,能把這口鼎帶到外面去,也是徹底的無價之寶。
不過這口鼎過於笨重,我們現在疲於奔命,都無法自保,上哪兒還有圖財的心?
這時,小惜月招呼我們,說石窟的牆壁上有壁畫。
我們走上前去仔細觀看,那些壁畫和龜甲龍骨一樣,都是被水浸泡的有些模糊,但還是能依稀辨認出來內容,都是有關當年禹王治水降妖功績的記載。
這些我都在書上讀過,興趣並不是很大,便招呼著大家繼續往上走。
再往上的十幾層,都是除了壁畫之外,什麼都沒有的洞窟。
直到我們走上最高的一層,我的寶眼才再度有了反應。
洞窟中間有一個石臺,石臺上,放著一個華美精緻的玉雕盒子。
我一眼就透視看見,那玉雕盒子裡,有著一道長劍形狀的青光。
完全不用懷疑,這玉盒裡面,定是那傳說中的避水劍!
我無比激動的走到石臺旁邊,眼看那玉盒長約五寸,上面雕刻著九條帶翅膀的飛龍。
“長翅膀的龍?是什麼龍?”我驚訝的問。
長翅膀的九尾蛇是化蛇,也就是無名的本體,可我從來沒聽說過長翅膀的龍。
“是應龍,大禹的功臣。”吳子軒說。
我撓了撓頭,應龍在歷史上,可是相當厲害的人物,逐鹿之戰前後,它先殺了蚩尤,又殺了夸父,後來又助大禹治水,擒獲無支祁,可以說是相當的活躍,戲很多,實力很強。
“在歷史上,避水劍也原本就是被禹王賜予了應龍,如果說化蛇是最強的蛇,那麼應龍就是最強的龍了。”吳子軒說。
聽了這話,無名微微的眯起眼睛,看著那玉盒上的應龍浮雕,不屑的說:“再強又如何,反正已經是老死了。”
“那它的避水劍,就讓我們拿著吧。”我伸出胳膊,抱起了那玉盒。
可隨即,我卻是發現,這玉盒根本就打不開。
它是帶鎖的,而且還是密碼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