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關於交通的問題上級終於有了進展,上級通知周永偉要挖國航路。
這天周永偉來到公社裡,經過這天國航路的所有村支書都相繼到來。
大家都聚在了公社的會議室裡,革委會主任主持工作。
“各位村支書,經過上級的通知,你們的大隊裡也要開通公路了,但問題是你們要積極配合工作。”
主任繼續說道。
“是這樣的,我們這裡是山區高山地帶,光靠推土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要人工配合,你們得發動社員們來挖公路。”
革委會主任把問題清清楚楚的給各位村支書講了明白。
由於沒有挖掘機,只有推土機,所以挖路還得靠人力和炸藥。
把這條路丈量了以後,均勻的分配,只要是經過這條國航路的大隊都得去挖。
開完會回來後周永偉把所有的隊長叫了過來,傳達了上級的指示。
阿者生產大隊要負責挖十多公里,當然這十多公里不是全靠人來挖,要是全靠人來挖那得挖多少年。
人力配合推土機,這樣就快的多,推土機挖到哪裡,人就跟著推土機走。
隨後路段按戶頭承包,然後戶頭組隊去挖,比如五家一組,或者十家一組。
比如明天推土機推的是我們組承包的路段,那麼我們組就去配合推土機修公路。
很艱辛,因為修路機械的不發達,再加上處處高山陡峭。
從公社到阿者生產大隊有四十多公里,經過三個四個生產大隊。
這樣分攤下來一個隊就是一個隊就是十多公里。
這天國航路1981年開春後動工,直到1982年秋才修到阿者生產大隊。
村裡的老人小孩,不管男女,傾巢而出,為的就是親眼見見龐大的推土機。
推土裡到哪裡,人就一窩的圍著看,果然沒見過世面的人真可愛。
老人拄著柺杖都去看推土機,看著推土機推到樹木,群眾們驚的目瞪口呆。
“這推土機也太厲害了吧,居然能推到一窩竹子。”
“啊,活久見吶,那麼大的石頭都能推動。”
“大爹,你看你看,把一棵樹直接推倒,這玩意實在太厲害了。”
“哈哈,可不是嘛!”
“你看,那邊那個推土機更厲害。”
“哈哈,哈哈!”
推土機的師傅們都不好意了,怎麼多人圍著看他們工作。
沒辦法,他們都沒見過推土機,這才周圍的人不約而同的來看推土機。
周永偉站在山坡上,看到了自己的家鄉即將通路,彎起嘴角,欣慰的笑了笑。
這是他多年的夢想,在他任職村支書的時候修通了公路,雖然不是他的功勞,但後人都會記得,1982年通了公路,那年周永偉當村支書。
至少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村民們會提到周永偉,想到這,周永偉欣慰的笑了笑。
人嘛誰不想被人歌頌,誰不想被人記得,更何況是做了好事被歌頌。
到了年底,終於開通了公路,一直修到了大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