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李錦被盤查了,最少三四次,方才來到了淮安的府城。
“大人,裡邊請,太子殿下宣您覲見。”
本來李錦還想著低調進城的,但沒曾想,他的腰牌剛掏出來,從一旁的城門崗樓中,就竄出來一個小太監,上來就給他直接傳達旨意。
李錦看他那樣,估計是這幾天一直在這個崗樓裡,守著自己呢!
“有勞公公了!”
李錦客氣了一下,就跟著小太監進了城,往大魏太子下榻的地方趕去。
對於太子派人守株待兔,李錦倒不是很驚訝,堂堂大魏太子,身邊還能沒有,精通占卜謀算之士麼?
百姓走了,府城內房屋空了,這些漠北遠征軍倒是不用自己搭建營房了。
若是尋常時,這些士兵,必定是駐紮在城外,現在一窩蜂的全住進了城裡。
大鍋架在十字路口,官兵打飯井然有序,李錦在街道上,一走一過,單看這些飯灶數量,大致估算,這淮安府裡決計不下萬人。
“趙公公!”
“孫統領,這位是淮安鎮府李錦,奉殿下傳召覲見!”
有這位趙公公開路,李錦進入太子行宮還是很舒暢的。
那位門外帶隊的孫統領和李錦,相互間抱了抱拳,就算是彼此見過禮了。
此地說是太子行宮,其原本也不過就是淮安府的府衙罷了。
因為荒廢的久了,從外面看顯得有幾分破敗,人工近期粉刷的痕跡,十分明顯。
到底是大魏太子的近臣護衛,這精神面貌,比之剛剛城頭城下,站崗放哨計程車兵,又是強出了一大截。
只看那引而不發的氣勢,修為各個都不在李錦之下,當然真動起手來,輸贏生死就未必了,修為的高下,從來不是勝負的關鍵。
李錦隨趙公公進了府衙大門,來到二道院門處,不用趙公公多說,李錦很是自覺的乖乖站在院門外等待,趙公公先行一步,進院通稟。
李錦此舉,深得趙公公的好感。
其是久在京城的人物,雖然比不上太子東宮中的掌印,司禮幾位大太監,那麼有地位。
但是對於修士,武將,他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外府的武將,鎮守,鎮府,多是禮數不周,特別是那些旁門左道的散修,得傳承能修煉都不易,平日裡除了打打殺殺,少有知書達禮之輩。
畢竟在他們的圈子裡,禮數換不來資源,也保不住性命,嘴上的論道輸贏,最終還是要看拳頭的大小勝負。
桀驁之輩多了,似李錦這種“循規蹈矩”的散修,就顯得珍貴稀奇。
“宣:淮安鎮府李錦覲見!”
李錦在院門外,一聽裡面有太監宣傳,其眉頭便微微一皺。
雖說太子這次巡查,和監國也差不了多少,但這般正式傳召,裡面此時必定不止太子一人。
看來今日他來得不是時候,左躲右躲,還是正好撞槍口上了。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李錦聽到傳召之後,原地整理了一下自家殘破的官服,將背上佩劍,腰間鯨囊,皆交到,手拿托盤,站立兩旁的太監手中。
然後提著長衫下襬,腳步徑直進入院中,直往大廳而去。
喜歡聊齋裡的陰陽先生請大家收藏:()聊齋裡的陰陽先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