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面聖 (第1/2頁)

推薦閱讀:

趙子良很快隨三個太監來到大明宮的正南門——丹鳳門,宮城內可不準騎馬,他讓白孝德看著馬匹,就在丹鳳門外等著,透過檢查之後就隨太監進入大明宮內。

唐朝有十七位皇帝先後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它在長安城的北側龍首原,面積是北京紫禁城的四點五倍,相當於五百個足球場大小,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大明宮還僅僅只是長安城三座宮城中的一座,另外兩座宮城分是太極宮和興慶宮。

趙子良來過大明宮一次,上次是在宣政殿,這次他跟著三個太監一路穿過了大明宮的主殿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最後在來到皇帝日常辦公、活動的場所——紫宸殿內朝)。

一路走過來,儘管已經來過一次,但趙子良還是被這大明宮內巍峨的宮殿建築格局所震撼,簡直無法想象這個時代竟然能造出如此恢弘大氣的建築群。

到了紫宸殿外,宣旨的太監停下轉身對趙子良說道:“趙將軍,宮內有宮內的規矩,還請將軍解下兵器,我們代為保管,等將軍出來之時自會歸還”。

儘管趙子良腦子裡有著軍人不能讓武器離身的想法,但這裡是皇帝之所在,解下兵器也是應該的,他解下腰間兵器,有從戰靴內側取下匕首,一併交給宣旨太監,太監接過後交給殿外太監保管,又轉身跟趙子良交代單獨面見皇帝時的規矩,以免衝撞了聖駕。

趙子良都一一答應,太監這才讓趙子良在外面稍等,他自己進殿向皇帝稟報。

不就就從殿內傳來太監那公鴨嗓子一般的叫聲:“陛下有旨,宣定遠將軍趙子良覲見——”。

趙子良整了整頭盔和甲冑,而後大步跨進殿門,在丹陛之下行禮:“臣趙子良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隆基向上抬了抬手:“趙卿家

。平身吧!”

“謝陛下!”趙子良答謝一聲,起身退到一旁。

李隆基問道:“趙卿家,這金光門守將的職位怎樣,你做得如何?”

“很好。很強大!”

啥意思?李隆基愣了愣,問道:“何解?”

趙子良拱手彎腰道:“陛下,長安城除去宮城門和皇城門之外,外城牆城門一共有大小十二座城門,這些城門是抵禦外敵攻城和防止歹人進入城內傷害百姓的重要關卡。也是防止歹人逃離京城的關卡,如果再算上皇城門和宮城門,這些門又關係到陛下、皇子公主以及后妃們的安危,如果門禁不嚴,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每一個城門守將的職責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位置就算是一個小小的校尉都可以做得,但要做好也不容易,它的職權其實是很大的,沒有門籍和路引。只要守將不畏權貴、秉持一顆忠心,就算是皇親國戚也進出不得,陛下請想,萬一有人要實行兵諫或謀劃政變,想要對陛下不利,首當其衝就是要解決各城門、各宮城門守將,否則他無法來到陛下身邊!今日······”

“咳咳!”李隆基咳嗽兩聲打斷了趙子良繼續說下去,然後揮了揮手對店內其他人說:“爾等都退下!”

“諾!”宮女、太監們都全部退了出去,店內除了趙子良和李隆基之外就沒有別人,趙子良心想皇帝的膽子還是很大的嘛。竟然不留一個人?難道就不怕我對他不利?

正當趙子良心裡嘀咕的時候,李隆基又開口了:“你剛才想說什麼,繼續說!”

“諾!”趙子良答應著,繼續說道:“今日微臣不讓陛下出城並不僅僅只是因為高大人沒有帶門籍。還因為陛下一旦出城,危險性將大大增加,因為沒人知道您是皇帝,而知道您是皇帝、又有心要對您不利的人肯定時刻關注著您的一舉一動,如果您出城,他們可以提前在城外準備。城外空曠不似城內房屋密集,在遭到襲擊時不好躲藏和隱藏,跑都跑不掉,在城內可以讓有限的護衛拖住敵人,然後找房屋和巷子躲藏,可以拖到金吾衛的巡查兵士前來救援,陛下英明神武,當知道這個道理才對,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安危,還請陛下以後不要輕易行險。而且陛下既然要微服出巡,那為何不帶門籍路引?這不是擺明了想要憑身份自由出入各門嘛?這又如何達到微服的目的呢?只怕您還未出皇城,您的一舉一動就被很多有心人得知了!”

趙子良前後這兩番話引起了李隆基的很大重視,他心裡此時對高力士頗為不滿,出宮竟然不帶門籍,這老東西只怕是耀武揚威慣了,否則不會忘記帶門籍。

李隆基點了點頭,很是虛心接受了趙子良的建議和批評,說道:“今日朕把京城十二個城門以及皇城、宮城各門都走遍了,唯獨只有你的金光門沒有讓朕通行,其他各門要麼是認識高力士,讓朕透過,要麼在高力士塞錢打點之後也讓朕通行了,直到今日,朕才發現長安城已經是四處漏風,各門守軍懶散、軍紀幾乎全無,如此情形之下,朕的安全和長安城內所有百姓的安危都存在了很大的隱患!朕打算整頓各門守衛和城防,愛卿鎮守的金光門就做得很好,你以為要從哪方面著手?”

最新小說: 抗戰的血1931 開局就帶唐太宗造反 小將很囂張 亂晉春秋 封壇驚鴻 草原黑暴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 悠閒的穿越 明末好女婿 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 在古代做皇帝 紐約1847 反穿越調查局 鐵甲騎兵 戰國藤原幕府 大漢帝祚 這個呂布實在太厲害了 大唐二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