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偉文跑了遍佈全城,從商業區到近郊的共計七十八家網咖。
在他的調查樣本里,共有五十七人在網咖裡搜尋房屋資訊。
這個樣本資料的佔比稍微低於姚衣的預估,他原本以為平均每家網咖至少有一個。
但五十七人的樣本量已經能分析出些東西。
與他曾經的記憶基本一致,如今找房網雖在京城業務搞得如火如荼,但相隔僅百多公里的尚京,卻完全沒那味道。
地大物博的泱泱華夏,一城一文化,一城一環境。
不同城市間的隔閡尚未完全被網際網路打破,咫尺天涯,便是如此。
網咖裡外來人口占比較大,這找房子的五十七人基本八九不離十皆為異鄉人。
如今他們找房子基本都在貼吧或者地方論壇,前往找房網的僅有不足十人,至於其他知名度更低些的房屋資訊網站更少,即便偶然有搜尋出來開啟的,卻也被裡面冷冷清清,一看就假得嚇人的房源資訊震退。
如今全國各大網際網路企業倒有些嗅覺,不少入口網站都嘗試著開啟房產板塊。
但正如姚衣所知道的那樣,入口網站的本體尚且自身難保,又何談擴張?
他們既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和財力來真正做好自己的門戶板塊。
原因很簡單,入口網站拓展新業務的唯一優勢,正在於他們自有的流量與黏性使用者。
可他們的使用者遍佈全國。
這讓他們的房產板塊潛在使用者純天然的必須分散在全國各地。
這看似優點,實則絕路。
沒有百億級的資金和數年的投入耕耘,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能做好輻射全國的房地產資訊網站。
所以他們的現狀是人人都在做,但投入力度都不大,都做得很亂,極不規範,錯漏百出。
姚衣原本要的只是上述資訊,但讓他驚喜的是,餘偉文把工作做得更細緻,他竟用他擅長與人搭訕的天賦,對幾乎每一個找房者都進行了問卷調查。
即便少數拒絕回答的,他也同樣提供了些資料。
在五十七人樣本中,四十八人認為網上找房肯定有風險。
二十四人哪怕明知道在網上找房有較大風險,也堅決不肯找中介門店,打死不去,覺得中介費超出自己的心理預期。
三十五人認為找中介也可能翻車,會遇到黑房東或者假房東,只將前往中介門店列為無可奈何之下的備選。
七人拒絕回答問題,但他們同樣被餘偉文按照年齡範圍、性別、選房意向、租房心理期待是合租單間還是套一套二進行分類。
這種種現狀,能部分證明起碼在此刻,在尚京本土,房產綜合資訊釋出網站還是一片等待他去統治的藍海!
姚衣看完之後,心中已有定數,只簡單給餘偉文回去個郵件。
“做得不錯,再接再厲。缺錢隨時告訴我,回頭把你的銀行卡號給我。”
餘偉文很快回信,只說了六個字,“多謝老闆鼓勵!”
他並未回自己的銀行卡號,姚衣也沒急著問。
之前尚洋那邊分給他不少招生提成,據姚衣所知李志華甚至自掏腰包多給了五千。
第二天一早,姚衣起床後依然如常的走出房門,卻見時常睡懶覺的米萌竟頂著個黑眼圈坐在沙發上,眼睛像隔著門縫偷窺出浴的神仙姐姐般直勾勾盯著自己的門框。
她看得太出神,以至於自己都開啟門了,她還在哪裡發呆。
她的視線又落到姚衣臉上,一眨不眨,像在端詳一尊佛像。
“米萌你做什麼呢?”
姚衣被她這目光瞧得天靈蓋微涼,出聲問道。
米萌大約繼續愣了五秒,“呀!”
她雙手捂嘴,面紅過頸,“姚……姚總!姚公子!姚少爺你怎麼出來了!”
姚衣右手撫額,“總公子少爺你個頭啊!你能正常一點嗎,就叫我姚衣!”
米萌扭捏著,聲調兒裡還有些打顫,“我……我昨晚又去網上搜尋了一下姚氏集團的資訊。你……你太有錢了,我覺得不換個高檔點的稱呼顯得不夠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