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起對袁同焙好言相勸,想讓對方做事的時候謹慎一些,不要被人抓了小辮子。
找房網和楓葉中介公司私下的回扣大家都心知肚明,可退一萬步講,潛規則就是潛規則,不具備放在臺面上的價值,更不能放在臺面上來分析。
華夏龍城集團作為尚京地產十大企業之一,袁同焙又是華夏龍城集團的老總,他說出去的話在尚京雖不如姚起,可依舊還有不小的影響力。
因為回扣比例過低而拒絕使用好的產品,這說法真傳了出去,對尚京房地產業的方方面面都會有影響。
不僅不能講,正確的做法是否認回扣的存在。
回扣是回扣,公關費是公關費,這是兩碼事。
袁同焙能將集團規模做的那麼大,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這麼說分明就是故意的。
華夏龍城中介和其他中介公司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他的中介公司沒有房地產集團作為支援,而它有。
華夏龍城集團旗下控股的房地產公司很多,袁同焙數年前在開發新盤專案上屢屢受挫,於是將目光投向了中介市場,成立了華夏龍城中介。
經過將近十年的打拼,華夏龍城中介在袁同焙的積極推動運作下,一步一步網上走,終於在兩年前坐穩了尚京中介公司第一名的寶座。
2009年截至,華夏龍城中介的業務量佔據了整個市場的百分之四十五,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找房網之所以最後發展尚京,也是忌憚於華夏龍城中介本土的強勢,選擇先將周邊城市市場全部佔穩後,才敢來尚京。
姚起心中明白,袁同焙一直吊著胃口不願和姚衣直接簽約成戰略伙伴,一方面是想待價而沽,看看市場價格,另一方面也是自重身份,尚京的中介市場,沒有袁同焙的點頭參與,那就缺少了重要一環。
正如現在召開的房地產峰會,姚起必須是執行主席,除了他,其他人沒有資格也不可能接替這個位置。
人的名,樹的影。
人的名聲來自於多年的經營,樹的粗壯來自於多年深深紮根大地的辛勞。
沒有誰的地位是憑空掉下來的,姚起不是,墨遠泉不是,袁同焙的不是。
姚衣更不是。
姚衣想要一統尚京中介市場,袁同焙就是躲不過的那塊大石頭。
袁同焙是個聰明人,他明白自己的價值,也知道怎麼去爭取價值。
正如墨遠泉所想的一樣,袁同焙要的不只是錢,他直言不諱的向姚起提出交易,為的是透過姚起和政府的關係,將華夏龍城的影響力滲透到智慧港口專案的開發中去。
房地產公司最掙錢的專案是中介公司?是物業?是賣房?
不,這些通通都不是。
房地產公司最掙錢的一個環節,是拿地。
以市場價拿到一塊偏僻的地,這叫小賺。
以市場價拿到一塊黃金地段的地,這叫大賺。
一般來說,只要能拿到黃金地段的地皮,銀行方面貸款會相對簡單輕鬆,因為誰都知道,這些帳遲早都會收回來。
以偏低地段的價格,拿到五年內會拆遷開發的地,這叫做懂規劃,會建設,知道房地產發展的客觀規律。
一般有這種手段的公司,錢已經是個數字遊戲,比如姚氏集團,他們的訊息四通八達,參與的政府專案夠多,從蛛絲馬跡之中能找出發展的客觀規律,提早一步做好準備。
袁同焙繞著圈子說了那麼多話,又先後聚集了十幾家有頭有臉的地產公司老總一起向姚起施壓,為的就是想姚起帶他們一塊玩兒。
智慧港口雖然才剛提出,可概念已經炒了好幾年,尚京的老總們都個個翹首以盼。
一旦智慧港口專案開始推進,尚京的房地產經濟也會隨之水漲船高,如果能在其中先拿下幾塊重要地皮,袁同焙直接提早退休都沒問題。
袁同焙笑道:“老姚,咱們認識那麼多年,你沒有坑過我,我也沒有坑過你吧?這次尹市長連他老師都請過來了,想做什麼大家恐怕都是心知肚明。”
姚起似笑非笑道:“你就不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姚起這話說的隱晦,袁同焙頷首道:“人生在世,能夠把握的機會本來就不多,好不容易等到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機會,我們自然都不會放棄。”
他一笑,露出了白森森的牙齒,冷笑道:“我們就是做生意的人,其他的事情我管不著。我們是對智慧港口有信心,不是對哪一位領導有信心。”
袁同焙臉上的厲色一閃而過,又恢復了儒雅大叔的笑容:“老姚你放心,我也不是拿侄兒的事情來做要挾,不管事情成與不成,你只要盡了力,我們這邊都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