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叔叔,是我,姚衣。”
姚衣才上車,便撥通了嚴文相的電話。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唯一能把握的便是事態的發展,還有結局。
他對樊力說這是小事,的確沒有誇海口,對於姚氏集團的法務部來說,這種打擦邊的事件處理起來的確不難。
沒有被防微杜漸的危險才叫危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災難的誕生是因為人治的疏忽大意。
可如果提前被人察覺提防,並及時查漏補缺,那麼看起來很可怕的潛在危機,卻也不過爾爾。
一個小時後,姚衣出現在廢棄網咖門口,隨他一起來的還有姚氏集團的法務部負責人,趙致遠。
趙致遠今年四十二歲,清化大學法律系博士生,就職姚氏集團後,先後六次幫助集團打贏關鍵戰役,在集團內部影響力很大。
面對功勳卓著的前輩,姚衣說話也十分客氣:“趙叔叔,這件事是我考慮不周,驚動了您,勞煩走這一趟。”
姚衣也沒想到嚴文相竟然如此重視,連集團公司法務負責人都叫過來了。
趙致遠業內戰績彪悍,尚京之內能匹敵的同行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外界甚至傳言,如果他不是託身姚氏集團,而是在外面闖蕩江湖,甚至有機會與江瑞齊名。
讓他來處理這事,頗有些殺雞焉用牛刀的意思。
見姚衣面露詫異,趙致遠笑道:“小姚總不用客氣,嚴文相接電話的時候我剛好在旁邊,又沒什麼其他的事,不如出來走一走。”
作為姚氏集團法務部負責人,趙致遠手下員工多達百人,每日不說日理萬機,幾百個機還是有的。
如此說辭,不過是在向姚衣示好。
畢竟姚衣是姚氏集團的接班人,提早打好關係絕非壞事。
姚衣心知肚明,不再客氣,笑道:“那就辛苦了。”
趙致遠笑道:“房地產行業的流程漫長,每個階段都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事。您放心,我已經派人進去處理了。我們公司的同事有豐富的應對各種情況的經驗。”
姚衣點頭稱是,他掌管姚氏集團多年,對於房地產專案的整個流程都十分清晰。
從拆遷開始,施工、銷售、售後、物業管理等等每個環節都會遇到諸多狀況,客戶投訴都是小事,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有競爭對手惡意中傷抹黑帶動節奏。
雖然姚氏集團做地產首重品質,但智者千慮總有一失。
何況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心難測。
這世間的黑與白,對與錯,誰又能輕易說得清。
成立法務部便是為了處理糾紛,讓一切訴求依法依規得到解決,實在不行的,也能打官司分清責任,不至於陷入被動。
既然趙致遠都說派人處理了,姚衣要做的便是耐心等待即可。
……
網咖內,一名身穿小西裝的女子正在數名安保人員的“護法”下,給十三名被“請”過來的男子發放和解協議書。
這十三名男子大多都是無業流民和地痞流氓,倒都沒什麼文化,舉手抬足間也流裡流氣。
眾人此時心裡正沒底,拿到東西哪敢隨便籤,只說要一起琢磨琢磨,商量一下。
這邊姚氏的人也沒逼迫太過,只給他們十分鐘時間自己考慮,先退了出去。
孫宇是十三人裡學歷最高的,兩天相處下來大家也發現了他的不同之處,所以當大家拿到和解書,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了孫宇身邊。
“小孫,你看看這上面到底寫的啥。我真是看得腦殼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