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主意後,王輝一聲令下,找房網尚京分公司市場部人員全體出動,前往尚京各大廣告公司洽談合作。
之前市場部經理談下的幾家廣告公司,已經差不多完成,正在逐步投放。
幾天下來,尚京各大公交站點,公交車紛紛改頭換面。
公交站牌裡的蒙布與燈箱替換成印著找房網LOGO與“找房上找房”等廣告語的宣傳照,青春靚麗的男女模特正站在簡約時尚的新家裡笑語嫣然。
奔行在街頭巷尾的公交車也替換成找房網標誌性的橙黃色調,裡面各種俊男靚女手拿找房網的招牌,又或者坐在電腦前,電腦上正是找房網的頁面。
如此鋪天蓋地的廣告,頓時引起市民廣泛關注。
一週後,尚京最具代表性的尚京時代廣場,也出現了找房網的廣告。
這是段長約三十秒的影片,透過廣場側面一副超大LED顯示屏投放。
影片的大體意思是,想要房子就來找房網,不管你是租房還是買房,保質保量,不會讓你後悔。
現階段,國內處於飛速發展階段,尤其各個大城市裡的各行各業湧入大量人才,帶動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長。
這些湧入而來的人才,或者說爆棚的人口,又帶動了一流城市的地產行業的火熱,換髮了地產行業的新春。
地產行業蓬勃發展又極大的推動著房產中介業務,更是讓找房、租房的中介公司大行其道,可謂遍地是黃金。
不管是小公司還是中型企業,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富得流油。
只要有箇中介門店擺在那兒,只要不斷的派出業務員忽悠別人買房,都能有源源不斷的業務。
並且在2010年初的今天,幾乎只要是買了房的業主,事後回想幾乎沒人不感謝當初推銷自己買房的業務員。
那可都是救命恩人吶!
前年我要不買,今年我就買不起了!
當行情看漲時,房屋交易簡直不能說是門生意。
你要是個牛叉的業務員,能把不想買房的人忽悠到買了房,那你是在行善積德。
但網際網路中介,尤其是平臺業務,卻相對是一片藍海。
雖然入局者眾多,但真正盈利的卻極少,缺乏行業領軍人。
找房網作為國內行業先驅者,其前身最早成立於1995年,由道士傑公司創立。
1999年時,如今姚衣的對手,也就是已經成為行業龍頭但卻陷入商標糾紛的另一家找房網在京城成立,企業名為找房控股集團。
至此,市面上同時存在兩個找房網,一個來自道士傑,另一個來自找房控股。
2005年道傑士成功註冊找房網商標,同年找房控股集團得到法國傳媒巨頭2250萬美元戰略融資。
2006年,道士傑開始向找房控股發起訴訟,同年找房控股集團得到澳洲通訊企業龍頭2.54億美元融資。
至2009年,歷經十年發展,在官司纏身的困局之中,找房控股集團依然完成多輪融資,併成為網際網路房產中介平臺的行業領軍人。
如今找房控股集團正在謀求紐交所上市,所以必須將業務流水做得更漂亮,並在09年上半年開始佈局,下半年實施擴張。
他們的觸手從京城伸了出來,瀰漫向全國各地,除疆藏蒙三省,其餘全國各大直轄市與省會城市均成立了分公司。
部分省會級分公司採用了加盟融資方式,部分直轄市則是總公司直營直管,譬如緊鄰京城的尚京。
在全球經濟逐漸走向一體化的2010年,擁有進出口岸的尚京外接全球,背靠京城,經濟增速僅次於京廣滬深,絕對是商業戰場裡兵家必爭的要害之地。
所以,王輝一向總部打報告,哪怕總部裡某些人認為要家網無足掛齒,但依然多批給他一千萬預算,就是為了一招定勝負,避免一切意外因素。
區別於傳統行業裡的商業競爭,網際網路企業往上爬得有多快,死得就有多快。
這是個於無聲中有血光的行業,兩者相爭往往長則一兩年,短則數月就要分勝負。
王輝浸淫行業許久,深知這個道理。
所以他才不動則已,動輒雷霆萬鈞,不留餘地。
從這些天的效果來看,他的策略成功了,找房網在尚京只能用“人盡皆知”這四個字來形容。
姚衣這邊還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距離網站正式上線與開放註冊還有些日子,王輝那邊的殺招卻已經鋪天蓋地襲來。
姚衣需要自己從頭到尾做出個網站,王輝卻不用。
哪怕他的尚京分站還在由總部緊鑼密鼓的製作中,但他現在卻有現成的找房網全國總站可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