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衣入股了公立醫院?”
陳亭悟不由莞爾:“他就那麼急,連政府撥款的時間都等不了?”
為了加速醫院修建,姚衣直接投了一億作為建設經費。
甚至為了解決醫院人手問題,他直接聯絡尚京醫學院的學生來天京工作。
唯一的交換條件,便是天京戶口。
對於房山區這種新建區來說,天京戶口本來就是用來招攬人才的資源,現在姚衣出錢又出人,反而是幫了雷副書記大忙。
“陳秘,這是姚衣對學術圈的構想,您請看。”
雷副書記將厚厚一疊檔案送到了陳亭悟面前,後者將所有構想看完後,面露一絲凝重,沉聲道:“這些構想既貼近實際,又能解決很多社會問題,還能喚起大家對學術的尊敬,不錯,寫的真不錯。”
雷副書記適時開口道:“說起來我們房山區倒是佔了不少便宜,要不然我給姚衣頒一個區先進個人,然後幫他減減稅,陳秘您覺得呢?”
陳亭悟笑道:“一個區先進個人算什麼榮譽,真要拿出去,反而會讓人笑我們有眼不識泰山。”
“這樣吧,回頭我向市領導彙報一下這件事,爭取給他弄一個十佳青年企業家的稱號,也算是對得住他這段時間的辛苦。”
“還有,既然他能從尚京醫學院弄來畢業生,其他學校的優秀畢業生也可以弄一點過來,畢竟到等學術圈成型,人才越多越好。到時候我們可以在這裡設定大型人才交流市場,向周邊地區輻射影響力,將房山區建設得更好。”
“老雷,你把好關,這可是你的好機會。”
被拍肩膀的雷副書記連連點頭,笑道:“您放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一個又一個工地開挖地基,整片區域都在姚衣的推動,更多人的傾力配合之下從死氣沉沉變得熱火朝天。
對天京這城市而言,推行一個新區是何等龐大的專案。
誰也不曾想到,竟被一個商人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法給弄出來了!
雖然有人暗中指責姚衣沒做好商人本分,干涉太多,但偏偏仔細想去,他所提出的這些計劃簡直完美到無可挑剔。
再換言之,即便今天他不提出來,等一兩年,等天京市府聘請大量專家學者進行完整的調研之後,依然會得出這個結論,推行如此政策!
沒人知道姚衣的腦子究竟怎麼長的,但結合他在尚京全力支援智慧港口專案的過往事蹟來看,他似乎擁有窺破現象看本質,直達萬物核心的敏銳洞察力。
如此人才,不扶不行!
何況其父還是姚起,算得自己人。很快,姚衣獲得了一系列獎勵。
個人名義上的“天京十佳青年企業家”,有專門的證書和獎盃。
要家網則被納入天京高新企業,擁有了一定程度減免稅務資格。
這意味著他將天京這塊新地圖給打穿了。
姚衣受到電視臺邀請,連續出席了十幾個企業類節目,名氣再次提升。
雖說不上家喻戶曉,可也算能在天京混個臉熟。
隨著時間推移,第一批入駐燕山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商的樓盤已經開始動工,而房價一路堅挺,預售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是分分鐘賺錢賺到手抽筋的節奏。
在如此恐怖的利潤刺激下,不斷有開發商向姚衣遞出橄欖枝,想讓姚衣打造第二個學術圈。
很多公司想模仿姚衣的操作,試圖在天京和要家網分庭抗爭。
可他們一沒有姚衣在教育界的聲望,二沒有大學資源和政府背書,三沒有雄厚資金,四不能豁出去,一直都在徘徊,錯過了最好的入場時間。
面對開發商的邀請,姚衣只是笑道學術圈專案還在開發中,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操之過急。
不過只要機會成熟,他也不介意打造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學術圈專案。
趁著和開發商關係蜜月的勁頭,要家網宣佈了旗下中介公司正式營業的訊息。
原因竟然是其他中介不願意使用要家網商用客戶端的原因,無奈之下,要家網只能直接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