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偉文的眼界暫時侷限於區區一所分校,滿心想著撈快錢,因此無法理解姚衣的想法,反倒是魏遠仁多年從教經驗豐富,把姚衣的心思窺出一二。
“小姚這是要走名師路線啊。用單詞演繹法系統性地講單詞,小姚是第一個,雖然他只收三個班,但宣傳上也不能馬虎,因為小姚得讓那些不瞭解情況的學生和家長們知道,單詞演繹法的創始人是他,而不是那些跟風模仿的。”
魏遠仁看似是在給餘偉文答疑解惑,但一雙眼睛始終盯著姚衣,想從姚衣的表情變化中看出點什麼,遺憾的是姚衣如古井無波,瞧不出丁點兒資訊。
想了想,魏遠仁接著說:“另一方面,跟風的人越多,單詞演繹法的名氣就越大,小姚和咱們尚洋的名聲也就越響亮。我看,只招三個班也是種經營名氣的策略吧。小姚又年輕,身體又好,真要拼起來,每天上三四節課也不是問題,多招幾個班輕輕鬆鬆。”
“之所以限制學生數量,還是為了……為了搞出那種炙手可熱的感覺,對吧?到時候學生家長削尖了腦袋想往小姚班裡擠,甚至於為了報上這個單詞速記班,還要送禮託關係,到那時,小姚就是響噹噹的名師嘍!對吧?”
對,也不對。
魏遠仁很可能是以前見過這樣運營名氣的老師,所以會有這種思路。
但,還是那個問題,眼界受限。
餘偉文剛畢業,連一個長期職業規劃都沒有,滿心想著賺錢,自然沒有做事業的概念。而魏遠仁在尚洋這個小廟裡窩了太久,只能看到講師這一職業的發展路線,卻沒有跳過職業天花板去看長遠前景的思維。
姚衣的確要做名師,但不是魏遠仁認知中的那種靠講課帶班來賺錢的名師。
造勢宣傳,飢餓營銷,這些都是早就被人玩爛的套路,姚衣看不上。
只招三個班的原因很簡單,姚衣需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他要在同行們開始大規模跟風之前,完成單詞教材的撰寫與出版。
餘偉文說的沒錯,構詞法不是鮮有人知的秘密,網上有關構詞法的內容一搜一大把,因此其他機構的同行很容易跟風模仿,在別人看來這是個糟糕的訊息,但在姚衣看來這是件好事,因為跟風的同行越多,瞭解到構詞法的初高中生也就越多。
中學生是購買參考書的主力軍,在聽說構詞法後,即使沒有報名聽課的意向,學生們也有很大機率會到書店搜尋講解構詞法的參考書。
然後他們會發現,找不到!
國內現在根本沒有針對初高中生的構詞法參考書,SH譯文出版社出版的詞根詞綴詞典和新東方出版用於配套課程的教材,都是面向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託福、雅思等高階別英語測試的考生。
若在此時,有一套面向初高中生、針對性極強的構詞法參考書橫空出世,那會怎樣?
可想而知,跟風開設單詞速記班和構詞法課程的老師們會去搶購,緊接著,各校乃至各地學生將會蜂擁而至。
李洋的瘋狂英語配套教材出版後都能登頂亞馬遜銷量排行榜,更何況是乾貨滿滿、真材實料的姚氏單詞演繹法?
只要教材內容過硬,宣傳攻勢做足,姚衣有十足把握在這場市場爭奪戰中一戰成名,因為他根本沒有對手。
到時,課時費和學費提成算什麼?能跟參考書的版稅相提並論?
到時,區區尚洋算得了什麼?能跟響徹全國的姚老師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