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楊慧蕾和姚靈互不認識,只是碰巧坐在一起——或許算不上碰巧,畢竟教室裡除了學生就是家長,只有她倆既不像學生也不像家長。
教室裡,家長們滿懷質疑的議論聲由小到大,楊慧蕾眼中隱含擔憂,頻頻向姚衣拋去鼓勵的眼神,而姐姐姚靈卻絲毫沒有為姚衣打氣的想法,反而笑得開心。
想看笑話?
偏不給你看。
姚衣輕拍講臺,開啟帆布包,取出一本初中人教版英語課本。
看見課本上擺著兩沓用皮筋綁好的嶄新鈔票後,姚靈瞪大了眼睛。
瞪大眼睛的可不止她一個,在鮮豔大紅色的刺激下,不管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家長們都把眼睛瞪得像銅鈴。
當姚衣慢條斯理地把鈔票分別裝進兩封寫有“獎學金”的信封后,教室裡已沒有雜音。
姚衣環視一週,淡定出聲:“開始上課前,我向大家保證,實驗班既不收取學費,也不會以其他名義收費。此外,實驗班會進行定期測試,每輪獎學金一萬,由成績最好和提升最快的兩位學員平分。”
這話說得很直白,甚至可以說是粗俗,但正因為直白簡單,所以容易理解,魏遠仁心裡其實不贊成姚衣的做法,但他這雙眼睛看得清清楚楚,短短几句話過後,在座家長們的表情和態度齊刷刷地轉變。
“關於實驗班的種種資訊,大家課後可以諮詢魏老師。現在,請允許我抓緊時間,替孩子們推開通往世界的語言之門。”
利誘,就像勾引,必須恰到好處,不能用力過猛,否則過猶不及。
而且,獎學金只是讓學生家長們積極配合的小手段,只有過硬的教學內容才能真正打動人心,因此姚衣沒有在獎學金的話題上過多贅述,放下信封后立即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今天課程內容的核心知識點。
正式講課與即興發揮有極大區別,教學與演講也有不小差異,光靠演講技巧撐不起一堂兩小時的英語課。所以,為了講好這堂試聽課,姚衣四處取經,教案刪改重排多達六次,事先還跟魏遠仁做了次彩排,連教案最終稿都能倒背如流。
做了如此充分的準備,這時講課自然是信手拈來,十二個知識點串成一條邏輯清晰的線,由淺入深,深入淺出,時不時還有惹人發笑的段子包袱藏在其中,把許多人印象中枯燥乏味的英語課,變成了全程無尿點的脫口秀。
不光姚衣講得好,魏遠仁這捧哏也配合得好,再加上宋詞梁福臨兩個“託”,課堂氣氛出奇活躍,甚至有幾個家長都湊起熱鬧,問起那些早已遺忘或是根本沒有學過的知識點。
時鐘時針指向“4”時,姚衣剛好做完今天的課程總結,圓滿收工。
魏遠仁很清楚,像這樣講一堂大課是個體力活,於是在姚衣宣佈下課後,主動站上講臺,像新聞發言人似的替姚衣招架各路提問。
看這熱烈的氣氛,如無意外,由姚衣主講的尚洋實驗班一期很快就能滿員開課。後續步驟姚衣早已規劃妥當,邁出這第一步後,要不了多久就該奔上快車道加速超車了。
帶著矜持的微笑邁下講臺,姚衣徑直走向教室後排,還沒來得及跟姚靈打聲招呼,就被楊慧蕾半路攔截。
“姚衣,你講得太好了!”楊慧蕾先拍了幾下手,接著伸出右手,“要是當年我的英語家教能像你一樣,我也不至於學得那麼痛苦。”
姚衣衝身邊打招呼的幾位家長點頭致意,握住楊慧蕾柔若無骨的手,小聲回道:“咱們還有家教,很多家庭都請不起家教,要是碰上照本宣科的英語老師,學得更痛苦,我開設實驗班,就是為了實驗總結,爭取拯救那些學海中不幸翻船的小傢伙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