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牌坊,便是那七折曲橋,過了橋,便上了島。島上迎面豎立一麻面石碑,上刻:鵝湖嶼。
許鐸笑道:“此湖喚作鵝湖,這湖上小島叫這名字倒也直白。”
眾人站在橋上向島中展目一望,翠林疊疊,矛頂朱亭,在遠遠的目及之處還有三兩農家,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鳥語鳴鳴。
下了橋,眾人慢慢遊玩,實乃十步一景,百步一絕,兜兜轉轉,渾然天成,絕無半分雕琢之氣。
島中還有一觀景樓,隱在綠樹從中,只漏出幾處飛簷。眾人遊至觀景樓,只見樓有二層,一層四壁上皆是文人題詠之墨跡,或筆鐵畫銀鉤,或委婉含蓄,又或隨意佈勢縱橫揮灑。
登上二樓,湖光水色盡收眼底,金旭見此景色,心生感慨,心中頗有“茫然不悟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之感。
林如海更是頓覺心中開闊,一解這幾日的鬱悶之意。
眾人在這裡散心賞景不提,且說那鄭源,領了命去後,坐在自己的船艙中思忖了兩盞的茶的功夫,心中生出了一個計策。
便點了兩名屬下,提了宋三,直往揚州城裡去。
走時又叮囑留下的二人:“林大人回來後,你等稟了大人,就說我去過幾日便回,不必等我。請林大人按照行程繼續北行便好,我辦完了事自會趕上你們。”
留下的那二人忙點頭應了。
鄭源幾人依舊坐船,一路上倒也不急。
他手下有一名叫馮琦的,精通易容之術。遵了鄭源的吩咐,利用這幾日在船上之機,仔細觀察學習那宋三的行為舉止。
待下船之時,已是惟妙惟肖,驚得宋三直抽涼氣,自覺命不久矣。鄭源見了,則是連連點頭。
鄭源又給宋三灌了藥,讓他失了言語不能行動。又和船家講了需在此處盤桓幾日,而後還要繼續北上。
因著付了足夠的銀錢,那店家自是樂得滿口答應。
鄭源見這裡安排妥當,便與馮琦下了船,往蘭孃家中去。
到了蘭孃家中,蘭娘見了馮琦,只認錯是宋三,開口問道:“您可算是回來了,不知此處的事情可曾了卻?我那夫君何日能夠歸家?”
鄭源讓蘭娘和蘭娘她爹坐下說話,將實情一五一十地講了。又說道:“你夫君在另一人手上,你等且稍安勿躁,過幾日你夫君便會回來。”
接著又看了一眼她父女二人,目中流出一絲惋惜,說道:“還有一件,大娘已經遭了宋三的毒手,毀屍滅跡了。請二位節哀順變。”
她父女二人聞言,頓時痛哭流涕,泣不成聲。鄭源本是個心冷的,見了這幅場面,只覺心煩。
心道:若不是因著一時貪婪心起,何苦丟了性命?到如今又從哪裡尋那後悔藥去?這做人啊,還是老實本分的好,意外之財哪裡是那麼好得的。
鄭源搖搖頭,看了一眼馮琦,說道:“你來料理此處之事,我去找那李直。”說罷,轉身便出了院門,留下馮琦在風中凌亂……
那李直的下處早已從宋三處獲知。鄭源也不急著去抓人,先是去了趟趙瑞麟家。
鄭源沒有驚動門上的人,直接翻了牆進去,一路摸索到外書房。可巧趙瑞麟今日並未出門,此刻正在外書房中閒坐。
鄭源從門外聽了聽動靜,便推門而入。仟仟尛哾
趙瑞麟見一陌生男子帶著一股子冷意進來,唬得忙起身躲到桌案後面,顫聲問道:“你是何人?為何闖進我的家中?”
鄭源施了一禮,從懷中掏出一塊玉牌,說道:“某奉林大人之命,前來拜訪。”
這玉牌還是上次回來辦案時林如海給他的,說是此事若用得到趙瑞麟時,可拿著這塊玉牌去尋他。
趙瑞麟瞧了一眼那玉牌,正是林大人上京時自己送的程儀之一。這才放下心來,從書案後面走出來,問道:“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鄭源冷冷一笑,說道:“你倒是安穩,可知已是大禍臨頭?”
趙瑞麟心中一驚,忙問道:“大人此話怎麼說的?”
鄭源尋了把椅子坐下,皮笑肉不笑:“有人冒充趙老爺家的管家和下人,強搶了民女,還揚言說是替我們家大人尋的小妾。
我們家大人派了某來問問趙老爺可知曉此事?”
趙瑞麟一聽,這可了不得了,林如海最是正經的一個人,如此給他身上潑髒水,豈能饒得過去的?
何況又是冒著自己的名頭,這簡直是讓自家去捋老虎的眉毛不是?
趙瑞麟忙起身施禮,說道:“還請大人明鑑,此事小人一概不知啊”
喜歡紅樓:金玉良緣請大家收藏:()紅樓:金玉良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