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參加海外大荒任務,註定是九死一生,留在伏龍城,肯定能過上安逸的生活。
當人生面臨抉擇時,郭漢三等人選擇九死一生,而不是安逸生活,說明他們的心都還沒老。
得知了一切的江小魚,心情很複雜。
到底讓他們去不去?
不讓他們去,必然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明知海外大荒有極大危險,讓他們去,又不太放心。
糾結好一陣子後,他索性不去想,攤開雙手,仰頭望天,迎著和煦的陽光,又是舒爽,又是懶洋洋的道:“能不能去就看天意吧!”
此時此刻,他心中做了決定,只要郭漢三他們能種植出靈果,就放他們去海外大荒,若是不能就把他們留在城中。
放下此事,江小魚重新投入到修煉中去,修煉之餘,也不去管郭漢三幾人如何折騰,而是放眼於伏龍城的發展與規劃上。
如今伏龍城的人口,將近五千,有工、農、商、護衛隊、小妖精,特色建築群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以及大小兩口靈泉,數塊靈田。
就伏龍城如今的規模,想要發展,就必須擴大地盤。
但如今天下各處,早已經有主,他若想擴大地盤,就需要發動戰爭。
接受了數十年和平教育的江小魚,內心深處是非常牴觸侵略的,因為他寧願想其他辦法,甚至無路可走,也不要侵略別人。
之前也想過侵略曾經進犯過他伏龍城的幾家勢力,但深入一想,又覺得不妥,若他真這麼做了,那不就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了麼?
不走侵略路線,想要解決目前的發展困境,對多數人來說,的確是一大困難,但對江小魚這個外來客來說,卻是有著參照物。
在前世,有一個很厲害的島國。
每當提起這個島國,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島國的動作片,卻很容易忽略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歷史上,島國也曾遇到過土地不足的瓶頸,為此他們發動了戰爭,侵華十四年,不僅給華人造成極大傷害,就連他自己也因戰爭拖累,幾乎滅國。
鐵一樣的教訓,在提醒他,要愛好和平。
失敗後的島國,轉換路線,發奮圖強,改變社會生產模式,利用更為先進的生產模式,使用朝前的技術,一躍而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想要擺脫瓶頸的路子就在眼前,改變現有的生產模式,選擇更先進的生產模式,使用更有價值的生產材料,產出更大利益。
按照他的理想,先要把伏龍城的落後農業,改制成精簡農業,也就是他的小妖精為勞動力,來鬆土,施肥,除蟲,除草,收穫的這種勞動方式,徹底的把百姓從農業中解放出來。
這一步計劃進行平穩,現今的伏龍城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已經不多,大部分人都在從事工業生產,制皮,造紙,釀酒,提取香水,等等。
然而,工業並非江小魚的最終目標,他之所以讓伏龍城經歷這一環節,主要是給伏龍城後面的發展鋪路。
伏龍城經歷工業之路後,將是修道農業。
所謂修道農業,按江小魚的理解,就是把伏龍城農業土地,變成靈田,作物種植也要隨之改變,從之前的種植普通的五穀雜糧,改變成種植靈米,靈花,靈果,從而實現價值翻倍,利益的翻倍,收益的翻倍。
這注定是一場劃時代的變革,也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個起點,是他伏龍城崛起的起點,走向修道工業道路的基石。
就在江小魚規劃伏龍城發展道路時,伏龍城來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