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新世界札記 > 第二百八十二章 神奇的農具

第二百八十二章 神奇的農具 (第1/2頁)

推薦閱讀:

“幾位跟在我後邊。”阿杜拉曼走在最前頭,“悉尼去年來了一個名叫趙豐利的農業官員,他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

鮑學廉笑著道,“天下種田難道還有兩種方法嗎?可能只是把中原的方法重新教給這些土人一遍。”

阿杜拉曼搖了搖頭,“我見過中國人種田,原來在亞奇國有不少中國農民,我承認他們很勤勞,但遠遠沒有悉尼的中國人聰明。”

鮑學廉這可就不服氣了,他也是耕讀傳家,要說火器這方面,內地可能真不如澳洲人,但要說種田,也不知道從哪一輩的祖爺爺就開始,這還能不如澳洲人?

阿杜拉曼停了下來,他扒開剛剛播種過豆子的土地,“不,不一樣,他們知道精確的施肥時間以及施肥種類。”

鮑學廉蹲下去看了下,剛種完的坑裡邊有一些粉碎的白色粉末以及溼肥,但聞起來並不像糞便。

“溼肥是潘家角開發集團自己漚制的,他們在雨季蒐集植物,還有一些魚蝦混合在一起,有專門的發酵桶,你們知道,就跟釀酒一樣,最後還要高溫消毒。”阿杜拉曼看著幾個人,“這種肥的效果要比糞水好很多,很難將作物燒死。”

“我看它哪裡比糞便肥好呢?”鮑學廉搖了搖頭,“那這種白色的石頭粉末是啥?”

阿杜拉曼搖了搖頭,“這個我也不知道,但是根據那位趙大人的說法,這種粉末很金貴,他們都叫它金坷垃。”還好五人都不知道金坷垃的梗,實際上這玩意兒就是鳥糞石磨成的粉末,但農業公司為了神秘感或者惡趣味,直接在包裝袋上打上了金坷垃三個大字,經常有化肥推銷員下鄉貼標語,“用了金坷垃,畝產一萬八。”後來因為涉嫌虛假宣傳,農業公司被警察部門狠狠地罰了一筆。

鮑學廉不屑地搖了搖頭,“故弄玄虛!”

阿杜拉曼也像看傻逼一樣看著鮑學廉,“你看看高粱的果實不就得了。”

鮑學廉從還未收割的高粱地裡摘下一把穗子,這高粱籽兒確實要比他之前見到的多,“能畝產三百斤嗎?”

阿杜拉曼搖了搖頭,“所以我說你低估了悉尼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他們可以畝產五百斤。”

“這不可能!”都不要鮑學廉說話,張煌言直接搖頭,“上好的肥田都很難達到這個產量,更別說這種下田了,我雖然久不經農事,但常識還是有的。”

阿杜拉曼也很無奈,“這樣吧,你們跟我去一趟打穀場,然後挑一畝高粱地,我們當場驗收,打個賭怎麼樣?”

“我還真就賭定了!”鮑學廉見張煌言也跟著撐腰,自然自信心十足,“如果你一畝能產450斤以上,我就送你兩匹上好的天青色雲錦。”

阿杜拉曼伸出右手,“成交,如果這一畝地的產量低於五百斤,那我就送你兩個波斯銀壺。”

有了賭注,眾人情緒便高漲了起來,大家徑直走向打穀場,阿杜拉曼叫來了馬來小夥子伽桑,吩咐職工們騰出一塊場地,又搬來了人力腳踩打穀機,“幾位朋友,你們自己挑一畝地。”

鮑學廉跟張煌言走到地裡,仔細看了看,好像高粱的長勢都差不多,儘管經驗告訴兩人他們似乎贏定了,但沉甸甸的高粱穗子又讓他們心裡不停地打鼓。

“就這一片吧。”鮑學廉指著前邊一大塊地,“今天一天能收割完嗎?”

“沒問題。”阿杜拉曼指著工人們推著的機械,“我們有手搖式聯合收割機,”只見三四個工人迅速裝起一架簡易機器,這種收割機在右側有一個大的手搖把手,一個人在後邊推,一個人手搖,傳動機構帶動前端的鐮刀旋轉,將高粱杆成排收割,效率要比人工手持鐮刀高十倍不止。

這機器一出鏡頭,立馬吸引住了四人的目光,“慢著慢著……”黃山連忙喊停,“能不能讓我去體驗一下,這個物件也太神奇了些。”

最新小說: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 悠閒的穿越 明末好女婿 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 在古代做皇帝 紐約1847 反穿越調查局 鐵甲騎兵 戰國藤原幕府 大漢帝祚 這個呂布實在太厲害了 大唐二愣子 我的娘子是條蛇 召喚之極品太子爺 重生之飛將之子 大唐:開局自廢太子之位 大唐將軍烈 洛華飄零的年代 三國:一統天下,從潁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