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按照人丁計算稅收,就算家裡窮的要死,還是要繳納很多稅收。
而現在,可以說越窮稅越少,多少讓老百姓心生安慰。
對於未來也有了期盼之心,更少的人會去懷念之前的高句麗新羅百濟,他們對自己的大唐臣民的身份更加認可。
當然朝廷也有一些讓他們擔憂的舉措,必然之後的學堂,只允許教授漢語。
這讓有些老頑固不滿,不過相對於分到田地,以及新的稅收制度的頒佈,這些都不算什麼。
對於窮苦老百姓來說,能上學的人本來就不多,所以目前來說,大傢伙的態度還是比較平和的。
在一個陽光明媚,冬雪融化的日子,周世凱領著衙役外出巡視。
看著原先躲在家的老百姓紛紛外出務工,眼中都有期盼之心。
周世凱真的非常震撼。
這除樹開田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他早就猜到了。
不然的話哪裡有那麼多的地呢?
不過這新的稅收制度真的讓他大開眼睛。
他感覺想到這個制度的人是天才,後來聽說是江先生首創,他也就不覺得稀奇了。
但他還是忍不住的感慨,這個稅收制度真的太好了,不僅僅不會讓稅收減少,還能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至於擁地極多的鄉紳們,周世凱並不覺得多繳納一些稅收,就會傷筋動骨。
他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一種財富的均衡分配。
這個政策完全可以在大唐其他地方實行。
想到這裡,周世凱真的有些激動。
聽說江先生其實早就有意在大唐腹地實行,不過之前事情多,所以一直拖延著。
他不確定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但毫無疑問,他覺得這一次高句麗地區將是一個範例,如果他們做得好,那麼大唐其他地方必然也會跟著實行。
所以周世凱他們也不是說就沒有希望進入朝廷大佬們的耳中。
如果他們好好幹,說不定以後能乘著這一次機會調回大唐腹地。
想到這裡,周世凱非常的激動,他感覺自己渾身都充滿了幹勁。
像是周世凱這樣的官員,佔據了大唐朝廷任命的絕大多數。
實際上這才是官員的常態,段洪那種才是奇葩。
這麼多官員當他們齊心協力的做一件事時,整個社會都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現在半島地區就是這樣。
見到這裡越來越安穩,段綸,戴胄江御竣都商量著返回長安了。
畢竟誰願意一直呆在這一片呢
不過江御竣還是留下來一些人,他要時刻知道高句麗的情報。
因為他相信自己最遲三年就會回到這裡。
到時候新羅百濟將成為大唐攻擊東瀛的跳板。
而潛伏的林捁峻等人也將有重要作用。
現在嘛,先回長安,照顧懷孕的李長樂。
喜歡大唐之超級島主請大家收藏:()大唐之超級島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