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樹上的麻雀比鬧鐘還管用,一覺醒來已是五點。
四位老人家已經在忙碌了,裡面土灶蒸包子,外面土灶炸油饃、炸麻球。
一骨碌爬起來,吸一下鼻子,那個香味,沁人心肺,一下子睡意全無。
洗兩把臉,想起牙刷還在樓上,顧不了那麼多,先夾一盤油饃吃著。
開啟大門,路上還沒人走動,畢竟天還沒大亮。
一時興起,捋下手錶放桌上,穿好布鞋,也不穿t恤,抓起皮鞭朝上一甩,那個脆響,樹上的麻雀撲稜稜飛得一個不剩。
皮鞭長度三米三,其中鞭杆長25公分,拿在手裡沉甸甸,內藏六稜鐵尺,遇歹人搏鬥,萬一皮鞭給人抓住,瞬間拉近距離,倒轉鞭杆鐵尺彈出足可取勝。
回家上高中那年,師傅扒開堆滿灰塵的老戲箱,從箱底摸出來遞給我,立馬就跪了。
十年師徒情,不是父子勝似父子。
師傅功夫不咋滴,但是路數非常熟,皮鞭抽在我們師兄弟身上,誰跳得高飛得遠他喜歡誰,肉也吃得多。
到十歲,猴子做的翻滾跳躍動作,我都滾瓜爛熟。猴拳的動作也耍得最到位,只是沒力道。師傅沒想到我一下子竄那麼高,雙臂超長,轉而教鷹爪動作,有猴拳的基礎,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師兄弟當中,只有我能同時左手猴拳右手鷹爪,上臺表演。
如今來講,皮鞭已經沒有實戰意義,月黑風高的夜晚出其不意還可以玩一把。現在開打,要麼拼拳腳近身搏鬥,要麼端起傢伙直接掃射。
路上還沒人,先練兩把猴拳。推窗望月緊接著一個貼地前滾翻,躍起就能自由發揮。
猴子身上的蚊蟲最多,不停滴拍打胳膊腿等身上各個部位,這些動作運用在拳術上,實際是在轉移對方視線,瞬間麻痺,伺機出擊。
所以給人的感覺很是滑稽,其實暗藏殺機。
猴子從樹梢掉落下來,根本無需去看該抓住哪根樹枝來穩住身形,伸出的爪子排列整齊,形成一個切面,鋒利的指甲直接切斷不結實的樹枝,切不斷的才順手抓住。這也是前輩經過長期的觀察得出的結論。如果這一排指甲經過刻意打磨,瞬間切向鼻樑骨、眼睛、頸脖動脈、手腕靜脈,後果可想而知。
剛才打出去猴拳,往回走就是鷹爪路數。
身材修長耍鷹爪功最具觀賞性,慢似行雲流水,快如雨打芭蕉,聚焦點在五指的變化上。
五指捏成鷹爪,不用力捏不出來,沒有功夫,捏不到半分鐘就五指發酸。五指隨心所欲地伸縮完全靠意念,表演起來令人眼花繚亂,掌聲才熱烈。
實戰中卻是兩碼事兒,打出去的是立掌,一擊不中變掌為鉤,等對方發現鷹鉤已經晚了。一旦抓住下去,抓到肩膀撕下一塊肉。抓住脖子就是五個血窟窿,叼住手腕上下左右哪合適往哪用力一錯,十有八九脫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