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為有三個兒子,林薇也不至於現在這麼努力。
她掙的錢,都足夠她和蘇慶華花銷的了。
除了三個乾兒子,還有一個乾兒子呢。
王毛毛雖說不是她親生的,但既然認了這個乾兒子,就當親生的對待,親兒子有的,他的少不得。
到時候四個兒子,少說也得準備個四套房的。
孫子孫女就不說了,目前至少是得顧著兒子的。
蘇慶華聽到林薇這麼說,也知道買這麼多的房子,是得花不少錢的。
比起兒子們來,蘇慶華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媳婦兒,不想她為了孩子辛苦掙錢,操勞太多。
於是便道,“孩子們長大了,讓他們自己奮鬥去。房子他們自己掙錢買就是,總不能事事都指望父母的。”
林薇不認同道,“那不是,咱們做父母的,能力範圍之內該幫襯著點就應該幫襯著點。
房子那麼貴,如果都靠他們自己去掙,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掙上。
咱們要是能幫襯著一些,他們以後的日子總歸能過得輕鬆一點。”
什麼兒孫自有兒孫福,林薇覺得那是不負責任的話。
既然是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就儘量的讓他們的生活條件能好一些。
有父母幫襯的生活,可比沒父母幫襯的生活好很多。
這年代還體現不出來那麼大的差距,後世年輕人的壓力更大,體現的就更加明顯了。
沒父母幫襯的年輕人,是很難靠著自己的努力過的很好的。
父母不願意幫襯,一來是自私,不願意為孩子付出,二來就是能力不夠。
不管怎麼說,林薇覺得,能力範圍內幫襯兒女一下是應該的。
孩子們日子過的好了,做父母的不應該也會開心一些麼?
孩子們不用太辛苦拼搏了,也能多一些時間陪伴和照顧長輩。
林薇這麼說,蘇慶華沒有怎麼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