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朋友,有車的開車一定要注意速度啊,沒車的也要注意過馬路時候看車,安全第一。
.......................................饅頭的飛車分割線....................................
大裂谷遺蹟,因其遠觀形似大樹,又名樹之遺蹟。每一層遺蹟圓盤就是“葉子”。
探索隊向著遺蹟之樹的方向徐徐靠近,在大巖林於遺蹟之間這片相對開闊的空地上已經可以看到不少探索者的身影。這些身影大部分都是背影,只有少部分是從遺蹟方向往回走。
敢在傍晚時分往回走的,不是活夠了打算找死,就是實力強大到可以無視夜晚大裂谷裡的危險。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因為某些原因必須連夜趕路,比如得到了什麼非常重要又不能長時間儲存的東西必須立刻帶回。
仔細看去,這些往回走的探索者表情各異。或是喜形於色,或是小心謹慎,或是情緒低落,遺蹟探索的結果赫然寫在了臉上。當然,這很可能是演技,幾個看似不相干的人也很可能是一夥的,為了混淆視聽分散別人注意才故意各走各的並露出各種表情,究竟是賺是賠只有自己心裡清楚。
要知道,離開遺蹟的探索者很可能會帶著珍貴的“遺蹟特產”,因此新興職業“遺蹟劫匪”應運而生。相對於冒著巨大風險自己去遺蹟裡毫無目的尋寶,不如直接打劫現成的更省事,前提是有足夠的實力。
不過,敢來探索遺蹟還能平安離開的也沒有幾個庸手,打劫之前不掂量好自己的分量,很可能會發生強姦不成反被操的人間悲劇。
此時太陽已經落入崖壁之後,大裂谷的光線暗了下來。走到遺蹟附近時,發現已經有隊伍在扎帳篷做晚飯兼聊天打屁了。不是真把這當旅遊聖地,來露營了吧?你們真行!
其實在這裡搭帳篷露營的主要是兩種人。
一種是不想多在遺蹟裡睡一晚,打算趕明早一波進遺蹟的。因為現在這點進入遺蹟也剛好趕上天黑,“天黑屋裡待,異光需繞行”這是遺蹟探索的先行者們用生命換來的寶貴經驗。簡單的說就是在遺蹟裡,晚上就老實待在建築物裡,別出去找死;見到某處不尋常的發光,鐵定不是好事,趕緊遠離。所以現在進入遺蹟也是找地方躲著,還徒增危險,不如在外邊等著,到第二天一早再進入遺蹟。能少在遺蹟裡少待一晚就少待一晚。
第二種就是剛從遺蹟出來,不著急回去不想走夜路,就地休息一晚再離開。
除了這部分在遺蹟附近露營的,還有不少的人聚集在一起搖搖望著天梯不知在討論什麼。
眾人越是走近遺蹟越是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抬頭仰望,那仿若浮在天空中的巨大建築震撼人的心靈。
之前離得遠沒有注意,走近發現遺蹟之樹除了第九層之外,每層“葉子”的最外沿都掛著一條奇怪的瀑布。
瀑布就瀑布唄,咋還奇怪呢?
按理說瀑布從數千米的高度飛流而下,水流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加速導致上下流速差異加上被氣流衝擊,在半空就該散成水滴了。奇就奇在,這些個瀑布不管是從離地面最近的第一層流下,還是從離地面最高的第八層流下,都如同一條條寧靜的絲綢般懸於天際,一直到落地也沒有散開。
仰望遺蹟之際,張鳴突然奇怪道:“哎?這是…”
李剛正研究用手錶通訊器來拍照,這麼牛逼帶冒煙的建築必須要拍照留念。聽到張鳴的疑問聲便隨口問道:“咋了?”
張鳴一指遺蹟一層:“你看一層上面是不是有植物啊?”
李剛順著張鳴的手指方向看去,一層上面似乎真的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樣子,有些植物都生長的遺蹟外了。
“貌似大概可能也許有。”
“….你乾脆說‘有’不就得了嗎?”
“不想。”
“好吧,不跟你貧嘴。“張鳴道:“上次來的時候還只是在遺蹟層內空間見過植物,當時已經覺得夠不可思議了。這才多久,連外面都長滿植物。這遺蹟在地下埋了數億年,真是難以想象這些植物怎麼來的。李兄,你怎麼看?”
李剛看著張鳴認真道:“張兄,此事必有蹊蹺!”
“……..”
“好啦,這麼蛋疼的問題就留給磚家們。如此奇景不如來拍照留念吧,絕對是泡吧夜店之把妹利器!”
“你就不能有點正事嗎?”
“好吧。”李剛貌似虛心接受了張鳴的批評,然後一指前方某支探索隊中的一個女人背影:“你猜前面那個妹子的三圍是多少?”
“……我們還是討論一下拍照取景角度吧。”
“你就不能有點正事嗎?”李剛一臉鄙夷的將張鳴剛才說的話原封不動的還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