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定下來以後,前期的廣告就全面鋪開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宣傳的,主要宣傳的就是有獎徵集新聞線索。
畢竟每天僅憑跑街的記者找到的新聞線索,新聞素材還是太少了。
想要節目辦的精彩,就必須得篩選非常具有話題性的新聞來播報。
大家都願意看,都願意討論的新聞節目,收視率才會更高。
為了這檔節目,鍾主任也是豁出老臉去了,將有獎徵集新聞線索的廣告都打到別的頻道去了。
廣告打出一週之後,漸漸就有了效果,提供新聞線索的市民越來越多。
熱線電話真的名副其實的成了熱線電話。
有了這麼多的新聞素材,篩選過後的新聞質量那可就很高了,比以前新聞節目中報道的那些新聞真的是強多了,都是非常具有話題性的,而且很有代入感。
很快,第一期的新聞記者跑街,就在都市頻道十八點檔播出了。
這個時間段,一般而言都是收視率最差的時間段。
吃飯時間,有的人正在回家的路上,有的人晚飯還沒做好,即便就是有看電視的,也不會走心。
以前的新聞節目也在這個時間段上,只不過播的那些新聞,一點兒看頭都沒有。
新聞記者跑街這個節目,差不多已經宣傳了兩週了,有特別關注的,但大多數人還是不以為然。
換湯不換藥,都是新聞嘛!能改版成什麼樣?
即便就是有獎徵集新聞線索了,還不就是那些新聞嗎?
張陽是個初三學生,利用暑假和幾個同學去工地搬磚,想著賺點兒學費,馬上就要上高中了,花銷肯定比初中大了,家庭條件不怎麼樣的他還是很懂事兒的。
可是出去幹了整整一個暑假,要開學了,老闆卻不給他們發工資。
也不說不給,說的是工程款沒下來,說只能等到工程款下來之後才能將他們的工資給他們補上。
工地上的很多工人都是這樣的,想要拿到工資得等到年底。
他們幾個初中畢業的學生能有什麼辦法?
想要去維權機構維權,連個合同都沒簽過,怎麼維權?
再說了,他們幾個初中畢業生年齡都太小,也都是乖孩子,臉皮很薄,根本就磨不開那個面子。
幾個人沒有辦法,馬上就要開學了,也只能先回到家。
張陽一邊吃飯,眼睛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瞄著電視機,恰巧他看的正是新聞記者跑街。
前面幾個新聞倒還罷了,並沒有提起他的興趣,當他看到,同他們一樣,一位到餐館打工的學生,無故被老闆剋扣了工資之後,一位漂亮的主持人姐姐幫這名學生去討要工資了,他的眼睛頓時就亮了。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節目?
張陽默默記下了新聞熱線的電話號碼。
喜歡這麼天才的我真不想當單身狗請大家收藏:()這麼天才的我真不想當單身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