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羅逸看來,當時的李治不是真的沒將可用,只不過是裴行儉“耍”起來真的太順手了些。
甚至於讓羅逸覺得裴行儉這個人最讓他無語的,還是因為長得確實是高富帥的緣故。
而羅逸這個人大家也知道,畢竟是能在當初被李承乾當成美人的長相。
但是羅逸自己知道自己的事,若不是自己是穿越者,他不過也只是一個十分普通的人罷了。
所以可以說長得帥還這麼有本事的,裴行儉雖不是獨一份,但在歷史上也是彌足珍貴。
那麼說回到東突厥反叛一事之上,可謂是風起雲湧。
公元679年,就在西突厥反叛的同時,已經歸附大唐將近50年的東突厥也要武裝上訪了。原因和西突厥一樣,就是唐軍兩次兵敗吐蕃,他們也想趁機踹一腳。
東突厥的兩個部落老大阿史德溫傅與阿史那奉職,把阿史那泥熟匐立為了新的可汗不用記他們的名字,這一集會掛完)。
在三劍客的號召下,東突厥境內24個州一呼百應,很短時間內就聚集了數十萬大軍,對唐朝腹地發起了進攻。
當年跟著蘇定方滅了西突厥的唐朝大將蕭嗣業,二話不說抄起傢伙,就平叛去了。結果這位老哥太驕傲,贏了幾場之後就飄了,最後中了東突厥的偷襲,被打得大敗虧輸,死傷了一萬多人。
訊息傳來,李治大怒,去年打吐蕃輸了,今年打東突厥又輸了,看來老虎不發威,別人還真拿自己當病貓了。
於是,他就調集了自從唐朝打突厥以來,最大規模的軍隊——30多萬,兵分三路對東突厥實施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打擊:
中路軍就是咱們上一集講的裴行儉,令他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領兵18萬,直接進攻叛軍的老巢單于都督府);
西路軍為以後的名將,豐州都督程務挺,率領6萬多人,防止叛軍西逃;東路軍為幽州都督李文暕,率領6萬多人,防止叛軍東竄。
出乎李治意料的是,人家三劍客根本就沒有逃跑的打算。在他們看來裴行儉能打過西突厥,但並不一定能打過他們。
因為西突厥不如東突厥是明擺著的事實,當年蕭嗣業活捉過西突厥的老大,但蕭嗣業在他們面前卻是手下敗將。而且從過往的經歷來看,裴行儉可能還不如蕭嗣業。
蕭嗣業打過薛延陀,打過西突厥,還打過高句麗,而裴行儉只偷襲過一次西突厥,說他是一個從來沒有打過硬仗白板老頭完全不為過。
於是,三劍客很勇敢的在黑山集結了重兵,根本不和裴行儉來虛的。
看到對方如此豪橫,裴行儉自然不能忍,不就是小夥睡涼炕——看誰火力旺麼,硬剛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於是,680年3月,雙方直接在黑山腳下進行了大決戰。
事實證明玩陰的唐軍有時候可能會吃虧,但如果是直接正面硬扛,唐軍從誕生那天起,還真沒有怵過任何人。
裴行儉帶著18萬人,一路走一路砍,還沒打幾下,就打成了連娶媳婦帶過年,阿史那奉職被活捉,剛剛被立為可汗的阿史那泥熟匐,又被自己人砍了,當作投名狀獻給了裴行儉。
三劍客變成了獨行俠,只有阿史德溫傅這個小德很幸運的逃過了一劫。
小德逃跑之後,這才意識到勇敢沒啥用,關鍵時候還要看實力。於是,他就遠遠的躲了起來。既然打不過你,那我就耗死你。
隨後,裴行儉開始帶著大軍在大草原瞎溜達,非要找小德再幹一架。但是,小德沒找到,自己卻差點被大水給淹了。
原來當唐軍到達單于都督府北邊的時候,已經接近了黃昏。於是,他們就找了一個地方安營紮寨、埋鍋做飯,準備來個野外燒烤派對。
但是,羊肉、羊肉、辣椒、孜然所有東西都準備就緒準備開吃的時候,裴行儉仰天一望,用他當年上學時偷偷鑽研的陰陽之術掐指一算,發現大事不妙。
急忙下令大軍趕緊拔營,往高處跑。不明就理計程車兵們頓時火冒三丈,把裴行儉的祖宗十八代罵了一個遍。
裴行儉也懶得解釋,只是一個勁地催促他們趕緊行動。幾個時辰之後,唐軍的行李輜重,終於全部都搬到周圍的高地。而就在這時,原本星光閃閃的天空,突然之間狂風驟起,陰雲密佈,瓢潑大雨傾斜而下。
羅貫中先生為了突顯諸葛亮的神仙氣質,硬是在《三國演義》中給他加了一場大戲——草船借箭,事後還讓諸葛亮對魯肅吹了一次牛皮: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但是裴行儉這掐指一算,可不是編的,而是記載於正史當中。
在那個天氣預報還沒有算卦準的年代,裴行儉這一算,堪比演義中的諸葛亮,手下18萬唐軍頓時對他心服口服,從此以後裴行儉指哪他們就打哪,打不成創造條件也要打。
躲過大雨之後,裴行儉也意識到了,前幾天打人有點狠,不應該那麼傷人家自尊,不然別人都不和你玩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能讓小德儘快感受一把狗熊舔掌——涮涮嘴的快感,他趕緊貼心的給小德送上了一份大禮。
不久之後,一群一碰就倒的老大爺,抗著唐朝的軍旗,推著300輛運糧車,就顫顫巍巍的出現在了大草原上。
小德雖然跑了,但他其實還是很有理想的,所以看到這群大爺之後,他終於還是沒有忍住手賤,急忙派出了一群得力干將就殺了過去。
大爺們自然不是突厥騎兵的對手,敵人距離運糧車還有幾千米遠,他們就作鳥獸散了。
突厥兵那叫一個高興,幾個月了也就贏這一回,太不容易了,所以他們二話不說,推著運糧車就往回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