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唐稱心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淵故人,有女元華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淵故人,有女元華 (第2/2頁)

推薦閱讀:

當時隋朝精兵保駕煬帝東征,守衛洛陽的多是老弱殘兵,屢戰屢敗。東都留守樊子蓋束手無策。當時武士彠正在洛陽,以下級身份求見樊子蓋,慷慨陳詞,分析局勢,共商對策,肯定了楊玄感必敗的原因,論述了東都可守的有利條,鼓勵他說“四面圍困,水洩不通,即使不戰,也退不出;再說,如果怯戰,把東都順手讓給叛軍,那是莫大恥辱,賊兵若進城,隋之官兵也難免玉石俱焚。現在寧可決戰而死,也不可丟失東都。”

樊子蓋聽了十分敬佩。經過周密部署,巧妙用兵,終於克敵致勝,生擒楊玄感。煬帝聞聽東都被叛軍包圍,立即從東征前線率兵趕往洛陽,到達東都之時,戰局已經平息。

楊廣大喜,論功行賞,授武士彠晉陽宮留守司鎧參軍,掌管軍帳兵器官職不高,也不是他所要追求的目標。他的攀升是從結識李淵開始的。大業十一年八月,煬帝巡遊到雁門,突然遭到突厥始畢可汗的包圍,幾乎難以脫身。李淵奉命帶兵到達太原,十七八歲的李世民也隨父親參加了這次軍事防禦行動。解圍之後,隋朝命李淵繼續鎮守太原。武士彠家富於財,頗好交結”,次年,武士彠結識了李淵;李淵也“虛心結契,握手推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士彠十分高興,暗中慶幸自己總算遇上了官府中份地位高的知己,儘量同他拉近關係。李淵曾多次到西河鎮壓歷山飛領導的農民起義,經常途經文水,有時住在武士護家中,受到熱情款待,兩人交情日深。

義寧元年,李淵任太原留守,武士護到太原留守府當了隊正。不久,武士彠又升任留守府司鎧參軍。此年,反隋農民也有不少地主武裝起義遍於南北各地。頭腦靈活,善於見機行事的武士意識到,面對這種形勢,楊廣已無能為力,隋朝的垮臺就在眼前。

正好李淵又到他家留宿,武家設宴招待,武士彠頻頻斟酒,李淵開懷暢飲,說說笑笑,直至半夜。酒宴結束,家人散去,兩人語多話長,國家大事,逸聞趣事,無所不談。

武士彠說“我昨夜偶得一怪夢,夢見我隨公乘馬登天,伸出雙手矇住日月。我暗暗卜得此夢是個特大的祥瑞,如能化夢為實,公當有天子福份了。”

李淵經過同他長時間的交往,瞭解他的心思、秉性與為人,也就毫不掩飾,有話直說,哈哈大笑道“你何時學來阿諛奉承這一套?我可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多虧是咱們兩人閒扯,這話要是傳出去,可就大禍臨頭了。”

武士彠一本正經地說“如今百姓怨聲載道,豪傑並起,朝廷無道,猜忌甚多。公雖屬皇親,也難免受到誹議。近來,傳著一首小兒歌桃李子,有天下。’一個李金才已經在先頭無辜治罪了。公也姓李,是犯著謠讖的姓氏,能不加防範嗎?何況公身處要塞,手握重兵。進,可得天下;退,將見滅族。願公三思。”

他又說“為了祝你成功,在下不才,邊讀書,邊思索,隨手寫了幾卷書文,不知你是否樂意目睹?”李淵說“你的才學我已有所聞,何謂樂意不樂意?”

武士彠經過一番試探,原來這位皇親貴胄也對隋朝大失所望,當即向他呈上自己的兵書和刻好的讖語符瑞,李淵大喜。他大略了翻那厚厚的一沓兵書,又用目光打量了一下武士彠,暗自思忖此人平時給他印象機警靈活,辦事幹練,沒想到竟然還深諳兵法,研究局勢,對國家大事如此關心,他的見解正合自己的心意,由此成為心腹之交。

李淵說“能有你這樣的朋友,是我一生的大幸。尚能將來,深識雅意,當同富貴耳。

與此同時,精明幹練的李二也一面積極聚結力量,一面勸說父親起兵反隋還有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裴寂以及唐憲、唐儉、劉世龍等諸位官員,也都建議和支援他,留守府已自然而然形成一股以隋朝官為骨幹的反隋勢力。不過李淵處事沉著,表面依舊例行朝廷公務,暗中開始作兵準備。

儘管他叮嚀大家要堅決保守秘密,小心謹慎,不要漏了風聲。但李世民、長孫順德、劉弘基等用留守李淵的名義在太原府招兵買馬,旬日間,眾且一萬。

而後令弘基、長孫順德等分別統率,引起副留守王威與高君雅的懷疑和不滿,此兩人是隋煬帝派來監視李淵的,他們對武士彠說“劉弘基等人都是徵高麗的逃兵,罪行嚴重,我想把他們抓起來審問。”

武士彠說“那怎麼行呢?留守府長官李公是當朝皇親,貫忠於朝廷,劉弘基等都是李留守的貴客,他們招兵買馬,和李世民招兵一樣,都出於長官李留守的命令。你貿然抓他審問,不是等於同李留守過不去,或者說是同他作對,恐怕不大妥當。這事鬧大了,引起一場內亂,皇上聽你們的還是聽李留守的?不如將計就計,省得惹麻煩。”王威和高君雅聽了後,不敢輕舉妄動。

留守府司兵參軍田德平說“那也得讓王威把招兵的事實查清楚。”武士彠說“現在兵權都掌握在李留守手中,王威有多大本領?你不要多管閒事,否則後患無窮,最後還是自個兒倒黴。何苦呢!”田德平也就不再提此事了。

同年五月,李淵和劉文靜等設計殺掉王威和高君雅,組織了大將軍府。秋天,以安定隋室的名義,祭旗誓眾,在太原起兵,率三萬人南下,向關中挺進,武士護隨軍出發,任中郎將兼司鎧參軍。

故事說到這裡,羅逸也是聽得有趣,此時也不忘給武士彠倒茶。

“這是茶?!味道竟是如此的甘甜……”

羅逸倒只是一笑,畢竟每次有人來他府上第一次喝茶都是會有這感慨。

而羅逸此時也不忘給武元華倒茶,但羅逸此時見這位未來的女皇帝卻是對他眼神有些躲閃。

羅逸還以為是自己嚇到了她來著。

至於這武士彠後面的事,雖然李淵他們沒說,但是羅逸也瞭解了大概。

那時李淵的知遇之恩,令武士彠感激涕零,發誓竭盡忠誠。武士彠在任工部尚書時以本官“簡校右廂宿衛”。期間,武士彠兒子夭折、妻子病逝,他既不告假、也不聲張,而是兢兢業業毫無怨言地堅守在工作崗位。李淵得知訊息大為感動,稱讚其“遺身殉國,舉天與比”。不久,武士彠中年喪妻,李淵親自過問他的婚姻大事,親自作媒選前朝貴胄遂寧公楊達之女,許配與武士彠,並命桂陽公主作主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這個楊氏不用多說,就是武瞾的母親。也就是羅逸面前見到的女孩……

武士彠大概作夢也沒有想過,正是因為自己的再婚,從此被李世民打入了另冊。原來,桂陽公主的駙馬楊師道是楊雄之子,也就是楊氏的堂兄弟。尤為重要的是,他的女兒是齊王妃。眾所周知,齊王李元吉是鐵桿太子黨,以李建成馬首是瞻一門心思與秦王李世民為敵。

武士彠二哥武士逸為齊王府戶曹參軍,武士鑊與齊王有一些瓜葛,在一些人眼中看來,他算是太子黨的人。其實,玄武門事變之前,武士彠與李建成、李世民之間並無來往,他也並非騎牆派,而是隻知踏踏實實盡職盡責,作好李淵皇宮的安保工作。

武德九年,武士彠改任揚州都督府長史。揚州都督是宗室李孝恭,李孝恭為大唐王朝的開創立有殊勳。李孝恭當時坐鎮東南,有人告其謀反,李淵出於擔心,於是派了心腹武士彠前往擔任其副手,實則是在李孝恭身邊安插一個耳目,力保半壁江山不失。事後證明,所謂的李孝恭造反不過是虛驚一場。

武士彠被調離長安外放不久,玄武門事變爆發,太子、齊王被殺,李淵被軟禁,不久秦王繼位為君。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才得以上位,因此登基之初尚須作足表面文章,對太子黨官員極盡拉攏利誘之能事。

在政權穩固之後,李世民開始有條不紊地清除父兄政治殘餘勢力。當然說是清除,其實也沒動刀子,而是一個“調”字。

不久,武士鑊被踢出元勳名單,代替叛臣李孝常出任利州都督之職。這個任命,顯然是包藏禍心的,哪知道武士彠在利州,“招輯亡叛撫循老弱,販其匱乏,開其降首”,很快“郡境又安”。

見自己為李二所忌,武士彠也琢磨著如何彌合君臣間的猜忌。貞觀五年十二月,武士鑊主動上表請求李世民泰山封禪。本來是想以此取悅太宗,哪知道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貞觀六年,李世民將他調離利州,改任荊州都督。

在荊州,武士彠打擊豪強,“寬力役之事,急農桑之業”地方經濟很快得以恢復。因政績卓異,武士彠備受太宗稱讚,卻再也沒有能回到權力中樞。

但羅逸此時卻是好奇,這武士彠怎麼回到了長安。畢竟他是荊州都督,沒事可不能輕易來長安。

喜歡大唐稱心請大家收藏:()大唐稱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移民全球 大宋中興傳 明末之藩王崛起 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 三國:我,開局選擇反賊陣營 水滸王倫 大唐:長樂賴在我家不走了 我就是要做皇帝 重生之烽火一生 快穿逆襲:炮灰寵夫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你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三國第一軍師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 重生大明當昏君 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