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後,走向糧食鋪,王化道:“你我的先生譙大夫曾說,我四弟王崇、壽良、李密、陳壽、李驤、杜烈,六人都是州里的標俊。而我個人認為,你是最優秀的。”
陳壽道:“王兄過獎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標俊,也不認為自己最優秀。”
王化道:“可是你得到了葛侯的賞識啊!”
陳壽道:“能得到葛侯的賞識,或許是天註定的,就像家父曾經是丞相的下屬一樣。”
王化道:“這話說得,也太謙虛了,你的言論其實很有道理,就不知道能否發揮作用。”
陳壽道:“這事只能再看了。”
兩人走進糧食鋪,買了一個米罐。
當二人走到縣城城門口時,陳壽道:“我現在要去一趟鄉里,你是縣令,公務繁忙,就不必再陪我了。”
王化略微點頭,道:“那好吧,你先忙,回來後繼續交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壽道:“嗯,我先走了,回來再聊。”
於是陳壽騎著駿馬,走了。
到了這天下午,陳壽又回到了之前與諸葛瞻一起去的那個鄉里。
小七正在門口,一見是官人來了,於是跑過去迎接。
兩人見面,陳壽道:“小七,你怎麼在這裡。”
小七道:“剛好出來看看,沒想到看到官人了。”
陳壽笑道:“你呀,你祖父祖母都在家嗎?”
小七道:“都在呢。”
進了家門,走到房中。
陳壽見到二老,於是將衣服、裝滿米的瓦罐和剩餘的錢交給老伯,交代這是葛侯吩咐的。
老伯、老婆婆、小七感動萬分,連忙跪謝葛侯,陳壽將三人扶起。
陳壽道:“國家貧弱,讓百姓受苦了。這點東西其實也沒太大作用,只能略表心意,還望不嫌少呢。”
老伯道:“哪裡會呢,官人就是百姓的救星,讓百姓看到了希望啊!”
老婆婆道:“感謝葛侯,感謝國家,我家沒有能報答國家的地方,只有一孫女小七,可為用人,可為奴婢,官人把她帶走吧。”
小七道:“官人,請你帶走我。”
老伯道:“還望官人成全。”
原來這祖孫三人早有商議,若官人再來時就讓小七跟著走。小七這孩子雖然年紀很小,但非常懂事,知道自己留下來只能張嘴吃糧,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願意離開。
見祖孫三人請求,陳壽感到為難,而三人又長跪不起,陳壽更無奈,於是道:“這事讓我一點準備也沒有,得先向葛侯稟報一聲才好。”
見他不答應,老伯深情道:“小七的父親幾年未歸,小七的母親兩年前去世,我和她祖母沒有能力帶這孩子,官人就不要推辭了,就把她帶走吧。”
老婆婆道:“官人不要再去彙報了,求你了。”
小七道:“官人,我是自願的,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什麼都願意做,請你帶走我吧。”
陳壽無奈長嘆,只好道:“好吧,我答應,我帶走小七,三位請起吧。”祖孫三人終於起來。
不久,小七告別祖父、祖母,隨陳壽離開了鄉里。
吳國內亂初定,吳與季漢的連盟還可繼續。諸葛瞻治蜀,顯然是困難重重,任重而道遠。那麼今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劉禪議事武興督。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