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跟知青們說的話,霍仟慧走近後,聽了個大概。
想起自己從北城帶來的書籍,她也很樂意分享大家看。
“我嫂子說的不錯,不管任何時候,讀書是必不可少的,對咱們大家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食糧,要是不讓知識分子讀書了,還不如直接殺了我們為好。”
徐雅聽著霍仟慧的話,笑著打趣了句,“我可沒說過這個話。”
“那是徐教授說的,我到徐家的第一天,徐教授就這樣對我說的,還對我說,就是不管以後上不上大學,書,都不能忘記。”
徐教授就已經恢復教授職位的徐敬之,徐雅的爸爸。
“還真是有點像我爸說的話。”
霍仟慧咧嘴笑著,望著那些知青們,“我從北城回來的時候,徐教授給我準備了一些書,回頭你們想看,可以來我家借閱。別讓那個宋玉蘭知道,我也不喜歡現在的宋支書。”
“好像我們喜歡似的,我們這些知青沒一個喜歡她的。都想著走,離開這裡,可沒人幫我們,鄉下呆不下去,城裡回不去,都快放棄自己了。”
說話的知青叫於曉強,海上知青。
先前在樓溪村因為死嬰兒時間牽連的人,幾乎都被遣送走了,連宋博文,後來也是找了關係回城了。
而別的犯了事兒的知青,還在牢中蹲著,出獄的時間沒到。
剩下的這些知青,都是家裡沒關係。
其實說白了,城裡下來的知青們,但凡家裡有點關係,能送去當兵,也比下鄉當知青強。
就是去當兵的話,兵役時間到了,幾乎都會被送到城裡,安排好工作崗位。
那些能直接當兵的人,幾乎都是軍人家庭出身,而來到鄉下當知青的,大都是普通人家。
徐雅能理解,雖然覺著命運不公,但這些事兒不是她能左右的,她能對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堅持最初的夢想,不要忘記讀書,尤其是高中時候學到的那些東西。
徐雅這些話的隱藏含義,也正是想讓這些知青不放棄自己,爭取等到了改變命運的時候,能不為之後悔。
上一世她在樓溪村呆到施行高考的那一年,可是真真切切的看著,很多知青,因為平時裡沒有知識積累,早先學的那些東西,都還給老師了,導致最後,就是獲得了參加高考的名額,但卻因為沒有知識,不得不放棄了。
恢復高考後,自然是有一部分的人離開了鄉下,但更多的是,被淘汰,遺棄在鄉下的知青。
戶籍都遷到了鄉下,可不是從城裡人真成了下鄉本地的人。
徐雅即將隨軍,不知道多久能回來。在這之前她也沒為這些知青想過,這不是今兒去王家寨,看到這些知青,內心依舊火熱而正氣,她也為這些知青們多想了點。
就這樣聊了大半個小時。
男知青像是被徐雅的話點撥了,紛紛舉手說,要找霍仟慧拿書看。
霍仟慧回到屋裡從中挑了幾本,分給了他們,讓他們看完記得還。
張小兵小學畢業,沒怎麼上過學,聽著大家讀書興致高昂,他自己沒什麼反應,將偷開的拖拉機,趕緊給村大隊還回去了。
還的時候,被病怏怏的張德剛看到了。
張德剛已經瘦的不成樣子了,之前病的躺在床上的時候,也去醫院檢查了下,說是性行為不乾淨造成被傳言。
張德剛就是一鄉下人,根本不懂的這個,回到家裡問了薛紅梅說是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