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雲琛的臉色霎時微變,顧時歡也心頭一跳,險些叫出聲來。
自上次查到的膳食記錄,幾乎可以推斷是皇后派人毒害了李妃娘娘,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親眼目睹皇后的人給李妃娘娘下毒——
“你可有證據?誣陷皇后,這可是死罪。”沈雲琛斂下驚詫,“我甚至不必將你送去京城受審,只在此刻,便能將你立地處決。”
聾啞嬸子似乎早料到他會這般質問,因此臉上仍是平靜的:“我沒有證據,我只想將我知道的,全部告訴六皇子殿下。至於殿下想如何定奪,那不是我可以決定的了。”
“成興十五年初春,我去御膳房給袁妃娘娘端棗糕,路過御花園時被迎春花迷住了,一時不妨轉到假山後邊去了,便聽到林嬤嬤氣急敗壞地責罵宮女,那宮女我也是認得的,在宮裡好多年了,一直跟在皇后娘娘身邊。我當時迷了心,竟立在假山後面偷聽,原來那宮女在給李妃娘娘的午膳下毒時,失手將藥膳打破了,林嬤嬤因叫御膳房重做了一份,親手將毒藥紙包給了那宮女。聽她們的交談,這毒不是一次便置人於死地的,而是慢慢浸入體內四肢百骸,終致人無藥可救,也不知她們下了多少次毒。”聾啞嬸子嘆息了一聲,目光漸漸又染上了恨意,“我只是那一次偷聽到了這個秘密,若問我證據,我實在是沒有的。若非後來發生的事,我也打算將這個秘密壓在心底,直到我嚥下最後一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聾啞嬸子看了一眼自己因操勞而乾枯的手,兩手的手背上還有著猙獰可怖的燒傷,從手背的傷疤再蔓延至胳膊、至後背,都是被烈火灼燒過的痕跡。然而她只對別人說,燒火的時候燙傷了手背,其餘的傷都瞞得嚴嚴實實。
她閉了閉眼,慘然道:“李妃娘娘是個好人啊!雖然我一直伺候在袁妃娘娘身邊,但是有好幾次都遇到李妃娘娘為我解圍,我一直將她的恩情記在心底。只可惜,我是個怯弱自私的人,不敢與皇后娘娘相抗衡,當時我也只有兩年便能出宮了,因此……因此我將這件事放在心裡,沒有與任何人說……後來,李妃娘娘仙逝了,我偷偷給她燒了一次紙。兩年後,我順利出宮了。雖然心裡愧疚,但我以為事情已經到此為止了。我回了家鄉,回到父母身邊,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我沒有入宮前的年歲——”
聾啞嬸子沒發現,她臉上已經落滿了淚:“平靜的日子還沒過上幾天,不知道皇后從哪裡得來的風聲,竟知道了我當年偷聽一事!她派人來處州,我爹孃和家裡僅有的幾個奴僕,全部遭此劫難……只有我一人,在爹孃拼死掩護下逃了出來,爹孃臨死前跟我說,不必為他們報仇,螞蟻是無法撼動大樹,我要對抗皇后,只是以卵擊石罷了……這一次,我仍是懦弱了,我假裝忘記仇恨,假裝爹孃只是壽終正寢了,遠遠地離開了處州,改頭換面隱姓埋名,裝成一個聾啞嬸子到處東躲西藏!這些年下來,皇后大概以為我死了,我漸漸過上了安寧的生活……”
聾啞嬸子抬手拭了一把淚:“若非此次六皇子殿下您來到月蘭,我大抵已經忘了那些往事、那些仇恨,可是天意叫我知道您來了,我又怎能甘心嚥下滿門滅口之恨!這些天,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將此事說出來,我想到六皇子妃殿下,終是決定說了——”
顧時歡怔了怔:“我?”
沉浸在過去中的聾啞嬸子勉強笑了一笑:“是的,因為您。與您接觸這些時日,我發現您真是一個通明事理、滿懷善心的女子。我想,能讓您這般喜歡的六皇子殿下,應也是如此吧。您還提起過六皇子殿下對母妃極為孝順,只可憐李妃娘娘仙逝太早,來不及享用這些福分……那麼,六皇子殿下也必定不願母妃遭奸人毒害,自己卻矇在鼓裡吧。”
她說完,便定定地看著沈雲琛:“六皇子殿下當初在處州治水,應當知道處州有個笀山縣,我父親名喚曹方山,當年正是笀山縣的縣令。成興十五年冬,曹家失火,大火燒了一夜才滅,當時傳聞曹家滿門都死於火海之中,只有我知道,曹菱是死了,然而我聾啞嬸子活了下來!”
沈雲琛安靜地聽完了整個故事,卻遲遲沒有說話。
顧時歡知道,他在分析、在沉思。沈雲琛從不會輕易下定結論,他總是理智又慎重,反覆權衡反覆調查,最後才會在心裡有所選擇。
而顧時歡她自己,卻是個總是追著情緒走的人,她本就熟悉聾啞嬸子的為人,現下聽了聾啞嬸子言辭懇切的一番話,更是不由得不相信。
再說了,從他們之前得到的殘缺的膳食記錄,已經能推斷出來,李妃娘娘十有八.九便是被人從膳食中下毒謀害,這與聾啞嬸子的說法也不謀而合。再看當年的皇宮,除了皇后,她也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會毒害李妃娘娘了,只不過十多年過去了,物證怕是早已不復存在了。
若是聾啞嬸子所言為真,那麼當年伺候在李妃娘娘宮中最後順利出宮的宮女,還有李妃娘娘當時的主治太醫,怕是也都和曹家一樣,早就遭逢毒手了,難怪沈雲琛派人找了這麼久,連個影子都找不著。退一萬步說,他們便是還活在人世,八成也不可能保留什麼確切的物證了。
現在這一樁陳年舊事,也只能聽憑內心的“信”與“不信”了。
喜歡嬌妻手札請大家收藏:()嬌妻手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