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唐徒 > 一百六十章 名都一何綺 (四 下)

一百六十章 名都一何綺 (四 下) (第1/2頁)

推薦閱讀:

李忱素好諫言,因此也搏了好名聲,但是,陳權肆無忌憚的指責還是讓他火冒三丈,諫言也要分是誰來言說。

臺官或是宰相,甚至地方州府主官言之有物的指摘,李忱可以忍,畢竟他的榜樣太宗皇帝就是那麼做的。

然而一個野心勃勃自立的藩帥,一屆匹夫,又有什麼資格指責天子?

況且,這其中之事李忱只是旁觀,當然隱隱的也有幾分期待,但確實並未參與。所以這指責之言實在有失偏頗。

在怒火即將迸發出來之時,李忱不由的偏頭狠狠瞪了一眼楊欽義,如不是他的諫言,本應在上次陳權入京就該以浙西之事斬了此人的。

楊欽義在一瞬的對視後很是自覺的垂下了頭,他知道,前時之事已成為懸在頭上的刀斧,何時落下,只看世事如何發展,以及天子的心思了。之前的事情楊欽義萬萬想不到會發展到如今的地步,他有錯嗎?從結果來看,楊欽義有錯,但他敢肯定,當時自己只是一片公心,所以李忱的這一眼,實在讓他有些心涼,更是覺得,自己或許該找機會徹底淡出了。

——

“說,朕有何過?又是如何令爾等蒙冤?說~,仔細說,如敢妄言,哼,朕會讓爾等見見什麼是天子之怒”。李忱終是強忍了下去,殺人容易,卻不能如此殺,更不能因言語降罪,否則自己數年經營的名聲將會一朝斷送。然而身為天子,亦不能任人欺辱,於是他站起身來走下了御座,直面著陳權冷冽的說到。

“聖人,臣有罪,然臣亦是唐臣,臣匹夫也,但亦知禮守訓。平日捧讀《論語》時,有文曰;“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聖人以禮待臣,臣自該以忠報之,此番入京,生死已是不預,然臣無所懼爾。只因既請覲君上,死又何妨”?

“《左傳》有言:“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亂。失茲三者,其誰與我?死而多怨,將安用之?君實有臣而殺之,其謂君何?我之有罪,吾死後矣”!臣前時不知信,不堪知,不為勇,因驕兵所迫,僭越王事,死罪也。得蒙聖人不棄,不以罪之,臣深以為懺,亦是感激涕零。此生惟有一忠以效之”。

“聖人,此乃臣肺腑之言也。然此番入京~,朝中宰相不喜臣為甚,嘗以辱之,如今京中至有童諺,以誅殺為意,聖人,臣~,如以前罪加之,臣敢願領受。臣非儒,亦慕其剛毅,可殺而不可辱也,望聖人明鑑之”。

長長的一番辯白,陳權有些心力交瘁,又多少有些得意,溈山的三年時間總算未有白過,這些個讓人撓頭的之乎者也如今用起來頗為順暢,有理有節,言之有物,坦白說陳權都有些陷入在自己方才的言語中不可自拔了,甚至哪怕話裡幾無一句真的,也是自我感動的悲上心頭,一時間悲愴的眼角竟也溼潤了。

“咳,竟有此事?哼,京兆尹怎生未有來報?朕~,朕會著人詳查,你勿需擔憂~”。李忱臉上有些發燒,心裡更是羞惱。陳權方才引用的《左傳》還有下文的:“若殺不辜,將失其民”。所記為晉厲公誅殺三郤事。“厲”,從其號便可知其人了。李忱不敢求如太宗般,但也萬萬不想得到這麼個諡號。

陳權無辜嗎?當然不,可之前的徐王逆事朝廷姑息了,甚至那彭城郡王的旨意也才頒出去沒多久。再行追罪?出爾反爾顏面上過不去。如果想要加罪,也非不能,比如那李琡就是個送上門的把柄,但是李琡一事不足以定死罪。如果因一個遠的不能再遠的宗室女而殺藩帥,那麼朝廷和李忱怕是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羞惱,只是羞惱,李忱好顏面,如今卻彷彿被人扒光了一般,站立不安,他現在只想快些打發這三人離開,至於後事,再慢慢算計,於是忙坐回了御座,沉思了好一會才疲憊的又問到:“咳,你二人又有何冤?說吧~”。

——

出了大明宮,陳權才發現自己的背已經溼透了,剛剛的侃侃而談,現在只餘了後怕。

草草的和心滿意足的張,何二人告辭,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哪怕只是片刻的成就也是讓人興奮不已。儘管三人心下都是明白,今日的事情不會這麼簡單過去的,此番是把天子得罪狠了,未來的報復能否擔得起還未可知。

剛要回府,陳權就被杜家人攔住了,杜悰請他過府一敘。

——

又一次來到杜府,有些陌生,杜牧不在,府中也沒有相識的人接引,故地重遊卻無什麼喜悅。

坐在堂中品著茶,回想著剛剛發生的險事,沒一會陳權又開始好奇為何杜悰要見自己,這位杜僕射可是沒什麼交情的。

等了數盞茶的功夫,杜悰姍姍來遲,兩人粗見了禮,各自安坐沉默著。

“咳,聖人那~,事情可是了了”?杜悰輕輕叩著桌案,又是瞟看了陳權幾次,方才出言到。

最新小說: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 全球戰國 山寨小相公 三國裡的MC玩家 大秦之我被祖龍偷聽心聲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