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唐徒 > 一百三十四章 貼馬賞年華 (十)

一百三十四章 貼馬賞年華 (十) (第1/2頁)

推薦閱讀: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1。王摩詰當年意求歸隱嵩山,卻終不能得,如今隨法師來此,呵呵,我都生了隱世之念了”。

裴休拄著木杖步履艱難的爬著山,不時瞟看兒子矯健的步伐,又是緊趕了兩步,生怕被落了下,忽生了些感慨。他的名聲在大唐響亮的很,遠超其所居的職位,即便尚不為相。可世人或許還不知朝中宰相皆呼何名,但一提起那崇佛的“河東大士2”卻多有耳聞。於裴休而言,不論這稱號是否為美,也總要比碌碌無名好得多。更何況這其中隱性的利處著實不小。

名利名利,得名者多有利取,世事便是如此。

這次來嵩山並不是計劃內的行程,本是要由潁河入淮,再經淮水護送法海同去武寧,然法海卻是執意要先去不遠處的嵩山少林寺。前時親送愛子入了空門,裴休於佛家處又搏了美名,可其心下卻多少有所虧念。天下之顯貴崇佛者何其之多,但有幾人捨得嬌妻美妾,功名利祿而取超脫?至少裴休本人就是做不到的。

侍奉佛祖也就意味著要孤老一生,任有百般才學和抱負都將化為世外閒語。裴休親自裁決了兒子的命數。如今法海一些微不足道的請求便自是無不應許了。

“檀越,您慢些~,且先歇歇,哎,這嵩山卻是難登的很,莫傷了身子呢”。法海自登山後第一次開了口,非是不願言,而是不知言從何出。已成了和尚,自該斬斷俗緣,但身旁老者是為親父,曾也是多得其愛憐,這俗世之情卻也難斷。一路上裴休尋了不少舊話攀談,不過法海多是沉默著冷淡相對。現在看著父親鬚髮皆白,老態畢露,又是氣喘吁吁的陪了自己登山,法海的心還是軟了下來。

“哈哈,好,好,歇歇呢,咳,法師~,法師向佛之心甚虔啊,我舊時也於少林禪宗是常心嚮往之,卻深恨不得空暇,而今因法師之故,倒是獲了機緣,也是美事呢”。裴休聞言大覺歡暢,忙陪了笑,搜腸刮肚的尋著話,難得兒子開了口,卻不能冷了下去。

“恩,我也只是臨時起意,倒是委屈了檀越,我~,我是想,既已淪落於此,不妨瞧看一番天下佛門,或也可解心中之惑”。法海猶豫著看了裴休好一會,方才言說到,人人心中都有隱私,可能眼前的老父是個不錯的傾訴物件。

“哦~,咳,我年將一甲,大約也能得微旨3三分,雖不敢存師念,但如法師有惑,不妨盡言,許能解之“?裴休臉上浮了些得意,挺直了身板,復捋了捋因奔波而略顯凌亂的長鬚,終是得了機會,此時就如同過往在家教子一般,父親的尊嚴又尋了回來。

”恩,我是想法緣師兄,其也是出自佛門,可為何出世後徑起滅佛之勢?手段更是酷烈。於溈山常聽人言,師兄甚是和善,雖於小節處多有不拘,然亦非殘暴之人,其確不信佛,但也是禮拜頗恭,如今這是怎得了”?法海挪了身子湊近些,滿懷渴望的等著答覆。

“哈哈,此不難解。為何?皆為貪啊!《說文》有解其字,貪:欲物也。此物該指為何?利也。我前時多次往溈山拜訪靈佑禪師,那時就認得他了,坦誠的講,於他我是不喜的,極其不喜。第一次得見,我便從他眼中看到了野心勃勃的氣焰,嘖嘖,甚是炙熱的,他那時對我亦有攀附之意”。

“野心~,其實本算不得錯,但世間自有其規,天子領國垂治,百官忠於國事教化安民,民則守序耕耘度日,方外之人且自避世修行,眾生各安其分,如此天下方能為治。莫要覺得我言辭迂腐,法師且想,如是天子耕種可及的了農夫?庶民可有手段治國”?

“陳權,不安分啊。當時送你~,法師上山時,其實已是應了靈佑禪師所請了,禪師有意託我帶陳權下山,替其尋個職司,我雖是不喜,卻還是應了,只因不願留其在溈山,恐會誤了法師修行,卻不知為何事情又有反覆,如今想來~,嘖嘖,竟是不想他能做下這般大事”。

法海皺了眉頭,父親的話很是奇怪,似是而非,似有些道理,可又讓人覺得刺耳,安分?何為安分?世人不都有所求嗎?自己如今拜佛求心安亦得歡喜。面前的老父不也一樣為了高官厚祿奔波一世?有心反駁卻終是不好開口,於是談性也淡了些,又是沉默了好一會方又開口問到:“哦,還有一問,我在溈山怎也想不通的,家師曾以“悟”字說師兄,亦曾以此字問我,兩廂皆有所言,據言師兄解了,可我卻無有所得,此番去武寧便也是復問之,何解“?

裴休的手一顫,幾根長鬚竟被揪了下來,仰起頭來看著天,看了許久,長嘆一聲說到:”哎,禪師智者,其言非指佛事,而是世事。悟與不悟皆為禪師一人語,何以?皆因禪師之言可為定數。便如這天下,便如你我,皆是如此,居上者可定萬千,而旁者只得領受之。嗨,前時我的話卻是迂腐了,誰又不想為上者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今次離京無辜惹下些麻煩,早時尚有不快,而今得了靈佑禪師之言教誨,倒也不虛此行了,而且,細細想來,這天下之事越發詭譎,此時避開也是好的,恩,確是要避一避呢”。

“法師,今次你去武寧,或可同陳權好生交際一番,人啊,也算不準會有什麼樣的造化,萬一~,那時也是個善緣呢”。

裴休的逃避之言令法海有些不敢置信,這不是他認識中的父親該說之話,在他記憶中父親一直是個忠於國事不避艱險的良臣。大唐現今的情形不管是居家時,還是在溈山,甚至於這一路的逃難都是有所見聞的,此時作為臣子如何能生避逃之念?

“阿爺,您不是說臣子該忠於國事嗎”?法海脫口問到,竟不自知其又使了俗家之稱。

“呵呵,迂腐,大唐的世家,如我裴氏能延續千載可是忠誠所致”?

最新小說: 洪荒女獸醫 剛剛穿越,人在唐朝,準備去繼承大唐皇位! 漢末之奇謀 謀唐 一世驍雄 英雄聯盟之電競王座 唐末昭宗 讓你代管菜鳥隊,竟成特種部隊了? 三國之替身王者 明變 山大王的文藝人生 中世紀之暴君帝國 快穿:如願人生 移民全球 大宋中興傳 明末之藩王崛起 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 三國:我,開局選擇反賊陣營 水滸王倫 大唐:長樂賴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