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十幾天,船隊終於來到京城,湯若望見到了這群他素未謀面的教友。
不過還不等他們做一場彌撒,讚美上帝讓自己劫後餘生,做一番虔誠的祈禱,他們就被明廷派到了遼東半島的金山衛上。
攻破蟎洲後,因為遼東人口比之前大減,明軍兵力也嚴重不足,所以這裡就沒有駐軍,原來留下的城堡倒是正好給這群傢伙使用。
而且金山衛作為一個沿海的衛所,本來就具有港口、碼頭,正好拿來給日後的水師使用。
在這群西洋人來到金山衛後,朱慈烺便派來三千新招募的漁民,還有一千內河水師到金山衛。
與這四千人一同到達金山衛的還有幾十艘明軍水師船隻,以及未來這隻水師的名字“東海水師”
而金山衛則被改成了東海水師提督衙門,同時也是這隻水師的軍事基地。
這隻水師在編制上被劃分為水師提督,四個水師指揮使,二十個水師千戶,編制戰兵約兩萬餘人,輔兵三萬餘人。
不過暫時當然不可能有那麼多人,一下子新增五萬軍隊,朱慈烺可養不起,不要說一人發一身裝備了,就算是一人發一把刀他現在也做不到。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這隻水師只會有這四千漢兵還有這幾百個西洋水手。
水師既然建成了,那下一步就需要建造船隻,畢竟沒有船隻的水師,還算什麼水師呢。
由於朱慈烺要求按照結合東西優點建造新戰艦,湯若望和水手中一些懂得西洋船隻構造的人只好拉著一幫子明國工匠鑽研起來。
別說,還真讓他們發現點東西,西洋船隻在建造時要先鋪設龍骨、船隻的肋骨,然後再慢慢將船殼裝上。
這樣的船隻結構強度強,速度快,適合遠洋航行。
而東方船隻則是平底船,很少搞龍骨那些東西,不過東方船隻有一點卻很先進,那就是在船隻上設定了大量的水密艙。
這對於船隻而言非常重要,簡直就是多給船隻一條命。
二十世紀二戰中美國人的戰艦那麼抗揍,就是因為設定了大量的水密艙,而且有強大的損管隊伍。
吸取了東西方優點後,湯若望和水手們就像建造一艘帶有龍骨、肋骨、大量水密艙的艦船。
這樣可以保證船隻有足夠高的結構強度來進行遠洋航行,而且有大量水密艙的存在,就算觸礁、被炮擊、被撞擊,也不害怕沉沒,除非對方的火炮強大到足夠將船隻打個對穿。
喜歡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請大家收藏:()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