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勇於西北玉門關血戰李錦、黨守素等人的同時,黃得功、劉良佐、左良玉等軍將正率大軍三十餘萬圍剿李自成。
當然,其中主要是左良玉強徵的壯丁,他們構成了這隻圍剿李闖軍隊的主力。
在借道川蜀流竄到湖廣地區後,李自成在這裡攻佔了不少州縣,殺了許多官僚地主,搶劫了大量的財富。
並且以此招募兵員五萬,還給他們打造鎧甲、刀槍。
只不過因為湖廣地區手工業的實力所限制,還有明軍對湖廣地區物資的禁運,所以李自成的新兵大多使用皮甲、藤甲、紙甲,等廉價鎧甲或南方特色鎧甲。
但有鎧甲總比沒有好,就是多穿兩件衣服也比赤膊上陣好。
真正制約李自成新兵戰鬥力的還是訓練度,新兵沒有接受過訓練,又沒經歷過戰場的大浪淘沙。
他們良莠不濟,空有一腔造反的熱血,卻從不知戰場是多麼的殘酷和血腥。
於是李自成帶著這些新兵剛一和明軍主力黃得功部接觸,便一觸即潰,幾千上萬的新兵丟下自己的武器鎧甲倉皇逃命。
哪怕李自成組織督戰隊亂砍亂殺都難以制止,畢竟幾千上萬人在湖廣這種丘陵、山地密佈的地方想要逃跑簡直不要太容易。
一步退步步退,在面對黃得功初戰不利後,李自成接連丟失幾個州縣,再也沒有了當初那副席捲天下的態勢。
此時南方其實還有不少農民軍,只不過分散各地,語言不通,各自為伍,成不了什麼氣候。
李自成想要屢次想要聯絡他們,卻連信使都被殺了。
在同一陣線的農民軍兄弟不理解、不支援、不幫助態度,以及明軍四面圍剿,三十萬大軍一同進兵,聯合各地官僚地主武裝共同進剿的情況下。
李自成及其麾下闖軍接連潰敗,不過十幾天的功夫,他新募集的五萬大軍就死傷過半,連一路跟隨他的老兄弟都死傷地只剩下三四萬人。
連他的控制區也被不停壓縮,打到最後竟只剩下了嶽州府一府幾縣的地盤,人口不過幾十萬。
而誓要剿滅乾淨農民軍的明軍卻步步緊逼,在李自成進入嶽州府城後,黃得功、左夢庚兩人也進入了嶽州府境內的巴陵縣。
巴陵縣是個小縣城,李闖在這裡只留守了一千餘兵丁,看到黃得功、左夢庚兩部浩浩蕩蕩數萬人馬殺來,頓時就嚇破了膽子,連城門都來不及關閉就往嶽州府城方向逃命。
倒是便宜了黃得功、左夢庚兩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縣城一座,得到了不小的功勞。
巴陵縣衙內,黃得功、左夢庚及各自帳下將官正商議如何攻取嶽州府,徹底剿滅李闖大軍。
因為前任縣令逃跑不及,被闖軍殺死,黃得功索性將這裡佔據下來,當做自己行軍的幕府。
“寧南伯的十五萬大軍還有多久能趕來?”黃得功問左夢庚道。
左良玉帳下雖多是些強徵來的壯丁,戰鬥意志薄弱,可好歹也發了根刀槍,勉強能當輔兵用用。
在要剿滅李闖大軍時,黃得功可不會嫌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