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就在朱慈烺決定親自帶人衝進空虛的清軍大營,一把火把這裡全燒了的時候,多鐸也準備返回大營中,依靠大營的防禦工事抵擋明、順兩軍的進攻。
“所有人,給我撤進大營,不要和這些漢人鏖戰了。”多鐸發出了他的命令。
聽到這個命令後,幾萬清軍爭先恐後地進入了大營之中,或進入營房修整、療傷,或站在大營的木製城牆上,像漢人守城時一樣,準備滾木、礌石、箭矢。
一旦明順兩軍來犯,他們就會將這些東西狠狠地砸下去,把他們的腦袋砸個稀巴爛。
只可惜,他們今日所做的,註定會成為徒勞無功,因為朱慈烺已經先他們一步進入大營了。
“動作都給我快點,能帶走的全部帶走,把韃子的牛羊牲畜全都趕到咱們的陣地上。”
在清軍尚未進入的地方,朱慈烺正驅使著自己的部下,瘋狂劫掠清軍的物資,他甚至還讓自己部下中出身草原,懂得牧馬放羊者,驅趕清軍的牲畜到自己的陣地上。
反正這是敵人的物資,不要白不要,朱慈烺雖然貴為中華天子,富有四海,可漢地經過戰爭多年的蹂躪,早已疲弱不堪,甚至連填報人民的肚皮都成為了一件難事。
要不是朱慈烺想辦法從江南士紳的身上榨取了一些錢財,朱慈烺甚至連這黃河都走不到。
這清軍大營中數以萬計的牛羊牲畜,對朱慈烺而言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有了這些牛羊,將其折現,朱慈烺甚至瞬間就會擁有支付債券利息的錢,可見戰爭是一件多麼暴利的事情。
當然,前提是你能打贏,如果打不贏,那就什麼都沒有,連你的身家性命都要被敵人取走,反之,你就能取走敵人的一切。
可就在朱慈烺忙於指揮士兵們搬運清軍物資的時候,忽然一個壞訊息傳到了他的耳中。
“陛下,清軍,清軍回來了。”一個斥候氣喘吁吁地來到朱慈烺的面前,將他最新打探到的軍情彙報給朱慈烺。
看他那副氣喘吁吁的洋鬼子,相信他路上一定是玩命似的騎馬才能這麼快就出現在朱慈烺的面前。
騎馬不是坐車,這也是一件很消耗體力的事情,比開車甚至開飛機都要累得多。
要知道馬兒可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意識,雖然經過馴化,他們很聽從主人的命令,可終究還是一條生命,不可能給騎手帶來多麼舒適的體驗。
“清軍回來了?回來了多少人?”朱慈烺問道。
他沒有想到清軍竟然這麼快就回來了,不過沒有關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清軍來的少,那就派點人過去殺光好了,清軍來的多,那就想個辦法殺光。
“全都回來了。”斥候回答道。
“這下可難辦了,這群騷韃子,幹嘛這時候回來呢。”朱慈烺悶悶不樂地說道。
他倒不是感覺清軍多麼難以應付,而是覺得清軍來的時候不湊巧,害自己不能多從清軍大營中劫掠更多的戰利品,這就令人很討厭了。
要是能給他充足的時間,把滿清朝廷為多鐸這十數萬大軍積累的堆積如山的物資全部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