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一筆財富,朱慈烺當然不會拒絕了,這些士紳將自己數萬畝良田還有束縛在田地上的數千戶佃戶、奴僕,十餘萬兩白銀都貢獻給了他。
雖然在發行債券後他擁有了千萬兩白銀,但那畢竟是借債,而且到期是要還的,花起來和這筆銀子感覺可大不一樣。
就在豪格被朱慈烺死死圍住的同時,多爾袞也從京城出發南下了。
他南下不是為了南征,而是要到直隸南部,擋住有可能北上的明軍,京津要道是通往遼東最重要的通道,一旦京津被圍,甚至是淪陷,那他們蟎清回到關外的最重要通道就沒了。
雖然從甘肅、山西、直隸一帶還可以越過長城,繞道察哈爾蒙古回到遼東,但是那距離太遠了。
一路上要經歷無數的窮山惡水,還要應對草原上時不時的極端天氣。
最危險的是蒙古人很有可能看到蟎清勢弱,趁機落井下石,阻擋清軍回到遼東。
到那時,幾十萬清軍能活著回去一半就不錯了,即便是活著回去了一半,失去絕對軍事優勢的蟎清,距離衰落也不遠了。
京津以南是直隸河間府,堪稱京城的門戶,一旦明軍來到了這裡,就距離封鎖京津要道這個重要的軍事目標不遠了。
所以多爾袞首先帶兵來到了這裡,至於河間府、衛輝府一帶則不是很重要,那裡距離京津還有好長一段時間。
就算明軍有幾十萬匹戰馬機動,多爾袞也有充足的時間回防。
可以說駐防河間府,能保證多爾袞兼顧最大的面積,讓他這倉促之間拼湊出來的一萬多人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可就在來到河間府後,多爾袞發現了麻煩,原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周元同越過黃河,帶著數萬人來到了直隸的地界上,正在以極慢的速度慢慢靠近河間府城。
周元同自從被朱慈烺任命為登萊巡撫、山東總督,負責山東一地軍政大事以後,就抓緊編練地方軍。
他把原來齊王朱帥撳起義趕走農民軍、清軍的幾十萬義軍集中到一起編練,選擇其中的精銳五六萬人,剩下的幾十萬人全都發一點點遣散費裁汰掉。
這樣一來即減輕了山東一地的財政負擔,也能讓軍隊的質量得到一個質的提高,不過出於防患於未然的考慮,周元同並不是說讓那些義軍全都回家種地了。
而是讓那些被裁汰的義軍組成了州府的預備役,平時可以在家耕種,閒時的話周元同會從總督府邸裡派出侍衛、武官去訓練他們。
一旦有需要,就命令州縣長官將他們集中起來,送到周元同指定的地點,供周元同指揮。
而那些被留下來的精兵,周元同就好好訓練,給他們吃好喝好,每天早晚操練,還給他們打造了刀槍劍戟,棉甲、鎖子甲、札甲一應俱全。
為了訓練這五六萬人,光是一兩個月就花費了周元同一百多萬兩白銀。
喜歡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請大家收藏:()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