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距離只有百步,但清軍和明軍都沒有急著派出步兵衝擊對方的陣型,而是先用弓弩手、火銃手對敵軍進行覆蓋式射擊。
不過在發現對方披掛重甲,弓弩、火銃的效果很差後,雙方就放棄了用遠端火力菜雞互啄的想法。
既然遠端武器效果不大,雙方的步兵指揮官就不約而同地派出少量步軍橫陣上去對戰了。
之所以不把所有的部隊壓上去,是因為一旦把那些部隊派出去,再想指揮他們就難了。
戰場不是遊戲,想要實時調動部隊根本做不到,就連現在的陣型都是雙方指揮官在戰前提前制定好的。
戰場上飛沙走石,人山人海,如果天氣惡劣的話甚至連位置都看不清楚,而且到處都是喊殺人,無數的人殺紅了眼,這個時候將軍派人調動一隻部隊,即便指揮得動部隊,也不可能從擁擠的軍陣裡走出來。
步軍的對戰很是枯燥無味,雙方的武器鎧甲大同小異,都是大刀長矛,鎧甲盾牌,短時間內誰都奈何不了誰。
這個時候最考驗的就是士兵們計程車氣,還有他們的忍耐能力了。
在戰場上揮動武器是十分消耗體力的,即便是渾身肌肉的壯漢,也不可能穿著幾十斤的鎧甲,手持大刀長矛幾刻鐘,甚至是幾個時辰的戰鬥。
雙方只能比拼耐力,這個時候誰先支撐不住,出現潰敗的跡象,戰鬥的勝負幾乎就明瞭了,一旦軍隊潰敗,敵軍追逐,就會產生大量的傷亡,而傷亡越大,軍隊越沒有戰意,就會越潰敗,從而產生一條惡性迴圈。
而朱慈烺那邊倒是很有趣,他將御前侍衛親軍的馬軍集中在一起使用,兩千餘三千營騎兵,一千餘大明禁衛火銃騎兵,再算上其他的騎兵,還有驍騎衛那些降兵,此刻朱慈烺的身邊足足有五千騎兵。
與豪格一樣,朱慈烺也選擇迂迴偷襲的戰術,而不是讓騎兵正面衝陣,那樣太愚蠢了,寶貴的騎兵不應該浪費在步兵如林的長槍陣上。
“前面好像是漢人皇帝的旗幟。”豪格身邊計程車兵遠遠地就發現了朱慈烺的行蹤。
不是因為蟎人的眼神多麼的好,而是因為朱慈烺的旗幟太過高大了,身為皇帝,朱慈烺的旗幡自然比一般的將軍大的多,也更加顯眼,因為大量採用了珍貴的明黃色絲綢。
“真是好大的膽子,也不怕被我俘獲。”豪格沒有想到朱慈烺竟然敢親臨戰陣,他還以為朱慈烺會在大後方遠遠地指揮著呢。
在他的記憶裡,所有的漢人文官都不會親臨戰陣,這些皇帝、王公就更加不會了。
豪格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遠的不說,眼前這場戰鬥只要解決了朱慈烺,那麼剩下的數萬大軍就會迅速崩潰,甚至是不戰而降。
要知道古代可沒有幾隻在最高指揮官出現意外後還能繼續堅持戰鬥的部隊,甚至是西式近代陸軍也不行。
豪格能認識到這一點,朱慈烺自然也能認識到,在距離更近一點後,朱慈烺部也看清楚了豪格的旗幟。
如今狹路相逢,只有勇者能夠勝出。
“將士們,跟著我,咱們不能後退,否則這些韃子就贏了。”朱慈烺轉身舉起一把火銃對著身後的騎兵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