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三以為朱慈烺這是太過高興了,不敢相信,於是跪在地上抬起頭對朱慈烺說“殿下,千真萬確啊,您已經得到了山東全境,還有北直隸河間府,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你站起來,出去吧。”朱慈烺心煩意亂,於是便將吳小三打發了出去。
“自己去內務處領賞銀五十兩吧。”吳小三臨走前,朱慈烺還不忘賞他些銀子花花。
這些人不比朱慈烺系統裡面召喚出來的,忠心耿耿,無論如何都不會背叛,他們有七情六慾,有家族親人,有太多的束縛,所以朱慈烺只能選擇用銀子餵飽他們,來換取忠誠。
這不是什麼飲鴆止渴的辦法,歷史上大凡亂世,那一個上位者不是如此,魏晉南北朝、殘唐五代,全都是如此。
畢竟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就算給皇家打工,也不能光指望著榮譽吃飽。
“太子爺有什麼不開心的,周元同他們只不過幾十個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山東的兵權給收到了咱們的手裡,這難道不是大喜事嗎?”
劉寶從朱慈烺的語氣之中聽出了憂愁的心情,於是疑惑地問道。
“你也是跟隨我多年的人了,難道不知道皇家天子最在意的是什麼嗎?”朱慈烺反問劉寶。
“太子爺是覺得他不忠誠?可是這樣有能力的人,必然不會像奴才這樣的蠢材一樣只知道效忠,別的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知道啊。”
劉寶看過很多書,聽說過很多的故事,知道這樣有本事的人,從來不會因為盲目的忠誠而失去自己的主見。
就像漢高祖的韓信、蕭何,昭烈帝的諸葛亮、姜維一樣,好的將帥在外,自然有自己的主見,會當機立斷,不死板地執行領袖的命令。
朱慈烺知道劉寶說的很有道理,可是他卻總覺得周元同是一個自己很難駕馭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調遣系統士兵習慣了。
他總覺得所有臣子都應該毫無條件的服從自己的一切命令,無論自己是要他們上刀山,還是下火海,總之他們都必須無條件,不打一點折扣的執行下去。
有那麼一刻,朱慈烺甚至想要命人到山東,將周元同帶過來,然後問罪於他,可是最後,朱慈烺決定還是算了。
“罷了,罷了,不該為這傢伙壞了心情。”朱慈烺擺了擺手,決定這次周元同的事情就算了,不再追究了。
“這是一個好訊息,太子爺當然要高興,要有好心情了,這下張勇他們有了五萬義軍,咱們也算是有和福王掰手腕的實力了。”
劉寶不懂兵事,以為打仗就是比拼人數,現在他們有了張勇直接統帥的五萬義軍,還能利用濟王和太子的名號來號令整個的山東義軍。
“哪裡,還早的很呢。”朱慈烺給劉寶澆了一盆冷水,劉寶不懂兵事,他還能不懂嗎。
義軍,什麼叫義軍,就是隻有一腔熱血,拿著簡陋的武器,破爛的裝備勇敢作戰的普通百姓而已。
他們雖然人多勢眾,可是就像當初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雖然人數眾多,聲勢浩大,但沒有什麼戰鬥力。
當初黃巾有百萬之眾,卻被曹操、董卓、袁術,還有各地州牧、刺史如同砍瓜切菜一樣年餘便斬殺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