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嬤嬤也知道,這麼沒頭沒尾的說沈清肯定不明白,索性引著眾人出了正屋,從入門之處開始講起。
這莫棄閣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小院,佔地頗廣。院子只留有一個正門,進門右手邊是一個小小的花園,左手邊竟是一個不倫不類的菜園子;院子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下人房,分別為宮女、太監準備的;庫房在最靠近正屋的地方,上面還掛著一個小小的金鎖頭;而莫棄閣的正屋,則是由左右中三間屋子組成,左側的寢室,右側是書房,中間是待客的廳。
沈清那會走的急,不曾注意到,現下粗粗一看,直言:“我看,這院子佈局與沈府的琉璃閣一般無二,想必太后娘娘光挑選這個院子就費了不少心思。”
馮嬤嬤這會子功夫,也顧不得不謙虛了,她低眉順眼:“沈大人慧眼。太后自得知沈小姐接了懿旨,便著敕造局翻出陳年的圖紙,尋到了這個獨院。之後,太后娘娘命內務府的人,火速佈置起來只待沈小姐入住。”
沈府是皇上賜下了官邸,暗衛只要查明名琉璃閣在沈府的位置,翻出陳年的圖紙,便可知道那院子是什麼樣的。當初宇信王朝初建之時,皇宮和各官邸用的是同一批建造師,所以要從皇宮裡找到一個相似格局的院子,並非難事。
慈寧宮的右方,正有一間格局相似的院子,這院子與莫離軒是一樣的,只不過,莫離軒是玉坤宮的子院,而這院子卻是份屬慈寧宮。只因太后不喜熱鬧,這院子便一直空著,連名字都沒有提。
皇上與太后協商,將這未名居掛上了莫棄閣的牌匾,急趕慢趕地佈置起來,只待琉璃入住。說起來也是琉璃榮幸,這匾都是聖上親自提的字!
也是天公作美,這三天風和日麗,日頭正旺。從內務府搬出來的傢俱被褥,放在院子裡晾一晾,然後稍微休整,便如新的一樣。
至於正屋,則是透過不正規的手段,仿照了琉璃閣的擺設,連顏色都大差不差的。
也正因此,太后讓琉璃來看莫棄閣,只是尋個由頭支開琉璃,並不覺得琉璃會真的不滿意。馮嬤嬤是太后身邊人,也知道莫棄閣究竟怎麼來的,一路上便大體介紹了。
沈清顯然也明白其中的關節,疑惑道:“那嬤嬤適才說,六皇子與璃兒意見相左,又是什麼意思?”
馮嬤嬤看了看滿臉冰霜的六皇子,卻是不敢再邀功了,只是小心翼翼解釋道:“沈小姐貌似是很滿意,可六皇子極不滿意。”
沈清斜睨了一眼六皇子,直接說道:“這院子是給璃兒住,六皇子不滿意沒什麼吧?”
馮嬤嬤還是第一次見如此不給六皇子留面子的人,她微微一曬,連看都不敢看六皇子的臉色,只顧著擦了擦腦袋上冒出的冷汗,喏喏道:“可六皇子說,沈小姐肯定也不滿意,只是不好意思說。”
六皇子是誰,那是宮裡的霸王,他非要說琉璃不喜歡這些,誰敢說他說的不對?唯一敢說的是當事人沈小姐,可任誰都看得出,沈小姐也被六皇子莫名其貌的堅持氣到了。
在這整個博弈過程中,馮嬤嬤是眼瞅著沈小姐的臉色越來越白,眼瞅著沈小姐看六皇子的眼神彷彿是在看瘋子。她一會覺得六皇子真是多管閒事,一會又怕沈小姐惹怒了六皇子,引來殺身之禍,是以,這期間,她是無可奈何之餘又多了膽戰心驚。
她恨不得直接告訴六皇子,這莫棄閣與沈小姐在沈府的琉璃閣一模一樣!這院子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暗衛去琉璃閣探路之後的結果。
可這事實卻是不能明言的,說出來影響朝廷威信!
所以說,沈大人能來,簡直就太好了,眾所周知,沈大人疼女兒,疼到肯為了她左右求人的地步,那麼定是不忍心沈小姐受委屈的,若他說這院子沒有不妥,那六皇子總沒有話說了吧。
馮嬤嬤想到這,再顧不得主子的暗自交鋒,一樁樁地說了起來:
“沈大人,沈小姐進了這院子後並沒說什麼,只是六皇子……沈大人,您看這片菜園——六皇子說,沈小姐是清貴之人,最喜國花牡丹的富貴,要將這菜園撤了,全換上牡丹花。”
馮嬤嬤知道菜園子俗氣,可是琉璃閣確確有一個菜園子,而且聽說是沈二小姐強烈要求的。當時太后聽說後,對琉璃大讚,說她心胸寬廣,一看就是好的,她定要人在莫棄閣弄一片菜園子討沈小姐歡心。這大熱的天,移栽活物,極其不易,是以這菜園子的菜其實都還沒有成活,全靠人悉心打理的,一個注意不到就死了,若非迫不得已,誰稀得打理這勞神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