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中突然多出來三道陌生的身影,令皇帝心中一突。
這個皇帝就是正德皇帝。
不過,還未等正德發話,他身邊的一個小太監立刻大叫道:“你們是什麼人,竟敢擅闖御書房,來人……”
李堯淡淡地說道:“不用喊了,外面的侍衛,已經被我點暈了。”
隨後,他對正德說道:“你就是皇帝吧,我這次過來,是有一件事想跟你談談。”
小太監為了在皇帝面前表現一番,指著李堯怒喝道:“大膽,你見了皇帝不但不下跪,還用如此的口氣與皇帝說話……”
嗤!
一道無形的氣勁,毫無徵兆地射向小太監。
只聽見撲通一聲,小太監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
李堯皺著眉頭說道:“太吵了!”
正德心中一突,對方舉手投足間,就解決了小太監,這也太可怕了。
不過,他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人。
面對如此的高手,他表面上還是能夠保持鎮定。
而且,對方能夠悄無聲息地潛入皇宮,來到御書房,足以說明對方的武功高深莫測。
若對方想要殺他,易如反掌。
但是,對方卻沒有對他下手。
說明,對方並沒有要他性命的打算。
那麼,他就沒有必要激怒對方,以免對方對他下手。
不愧是皇帝,在短短瞬間之內,就得出了一個十分明智的判斷。
不過,儘管正德得出這個判斷,但他心中依然十分緊張,雙手手心都沁出汗了。
他努力使自己的面色保持鎮定,平靜地問道:“這位俠士,你有何事,儘管說出來,朕會盡力滿足你。”
李堯摸了摸楊玉英的小腦袋,說道:“我是來替這位小妹妹討要一個公道。”
“討要公道?”
正德眉頭輕輕一皺,目光投向了楊玉英,滿眼的疑惑不解。
李堯徑直走向了一把椅子前,坐了下來,不慌不忙地說道:“她叫楊玉英,她的父親是兵部尚書楊宇軒。”
“楊宇軒?”
正德雙瞳猛然一縮。
兵部尚書楊宇軒,他當然知道。
沒想到對方竟然是衝著楊宇軒來的。
在一個月前,有人告發楊宇軒叛國造反,人證物證俱在。
於是,他依律處置,判楊宇軒滿門抄斬。
後來東廠督主曹正淳還出面求情,饒過了楊宇軒的一對子女,只判他們流放邊疆。
如今,楊宇軒的女兒怎麼出現在這裡?
當然,正德並不知道,曹正淳求情饒了楊宇軒的一對子女,並非大發慈悲,而是想透過這兩個孩子,引出和幹掉周淮安。
李堯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楊玉英,說道:“玉英,你自己將你爹爹的冤情說出來吧!”
楊玉英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朝正德跪下,將她爹爹冤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雖然她年紀不大,但她畢竟是出身官宦之家,思路比較清晰,說話也比較清楚。
正德當然不會輕易相信楊玉英的一面之詞,但他也不敢激怒李堯,便婉轉地說道:“此事人證物證俱在,朕也很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