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要跟隨過來,葉卓制止了她,讓她留在張良身邊。
這是來之前就說好的事,素素從此以後就跟著張良,充當葉卓安插在張良身邊的眼睛。
葉卓知道張良不會走的,他絕不是個甘於平凡的人。
果然,張良在思索了幾天後,讓素素來找葉卓,委婉表示願意試試當先生,輔助女帝教化萬民。
這裡面,當然有張良的私心,他希望能用先生的身份,籠絡一批人為自己所用。
反正複國是無望了,大秦的官也不想當,不如當個先生教書育人,把自己的思想延續下去。
葉卓要的就是他的私心,兩人又談了幾次,都是討論建立皇家學院的事。
葉卓只管提供思路,剩下具體怎麼實施就全交給張良了。
兩人聊的差不多之後,葉卓才讓始皇帝召見張良。
當然,張良並不知道現在的攝政王陳勝就是之前被他刺殺過的大秦始皇帝,聊了幾次之後,張良由衷的佩服始皇帝的雄才偉略。
始皇帝也不計前嫌,沒有記恨張良以前的刺殺,他漸漸地也把自己現在的人生當成一段新的開始,吸取過去的錯誤,不斷完善各種朝政。
雖然依舊是大秦帝國最高掌控者,但兩次執政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相比他還是始皇帝時,作為攝政王的始皇帝執政相對柔和很多,比起擴張領地,他更注重民生和吏治。
看過後世的眾多科技發展,始皇帝把全國財政收入三分之一放在教育和科研上,特別是工業和軍工業的發展。
葉卓成立皇家學院後,始皇帝也讓扶蘇建了工學院和軍校。
皇家學院建成那天,呂雉來找葉卓,她終於願意做官了。
被劉邦踹下馬車後,呂雉和兩個孩子被後面追趕劉邦的秦軍抓住帶回營地。
再次見到葉卓時,呂雉羞愧又無措,卻還是不想做官,說自己心灰意冷,只想好好撫養孩子長大。
葉卓也沒勉強她,就在鹹陽城給她找了個院子,讓她帶著兩個孩子生活。
呂雉沒有收入,只能靠給人做針線活賺點微薄的收入,養孩子養的非常辛苦,兩個孩子跟著她日子過得苦巴巴的。
直到前幾日,失蹤很久的劉邦被葉卓抓住了,和劉邦一起被抓住的還有挺著大肚子的戚夫人。
葉卓特意讓呂雉過來看劉邦和戚夫人。
那一天,呂雉在牢房裡狠狠給了劉邦兩個大耳刮子,把劉邦罵的狗血淋頭,她紅著眼離開牢房後,就來找葉卓,同意去沛縣當縣令了。
葉卓知道,呂雉從現在開始,終於徹底覺醒了。
她找了人護送呂雉一起去沛縣上任,但讓兩個孩子留在鹹陽,沒讓他們跟著呂雉一起去沛縣。
皇家學院已經開學,葉卓找的藉口是讓兩個孩子在鹹陽接受最好的教育,其實是怕呂雉把兩個孩子帶歪了。
歷史上,呂雉嘗到權利的滋味後,為了鞏固權利,把十幾歲的女兒嫁給四十多的老男人,還讓兒子娶了外孫女,簡直荒唐至極。
呂雉倒沒反對葉卓的決定,她甚至很欣喜兩個孩子能跟在女帝身邊。
已經八歲的魯元公主取代原本的素素,成了葉卓的貼身女官,負責葉卓生活中的所有瑣事,算是當成小秘書培養。
劉盈則是葉卓的伴讀,負責替葉卓學習學院裡教的知識,包括寫作業。
作為一個成年人,葉卓對上學是毫無興趣的,去學院裡上學,更多隻是個象徵和給其他世家子弟做個榜樣。
在葉卓的堅持下,皇家學院裡分男院和女院,平等的招收所有官宦人家的子女入學,不分男女。
平民裡,有特別聰慧的也會破格招收,不但不用學費,還有高額的獎學金。
特別是女子,只要家裡願意讓女子來上學的,不但會得到額外的金錢補貼,家裡的男性成員入仕也會優先錄用。
葉卓就是想改變這時候男尊女卑的思想,讓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刻篆刻在華夏民族的基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