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懈放下筆,吩咐道:“你去備馬車,本家主要親自走一趟。”
“是。”管家聞言立刻下去安排。
他知道家主大人說的備馬車不僅僅是備馬車,還要帶上足夠的人手。
鄭懈的眼底閃過冷意。
若底下人查到的都是真的,老三在清靈郡所遭受的折磨,他都會給他討回公道!
老三並不是排行老三,而是在他繼任家主之位後將庶出兄弟分出府後的排行。
沒一任家主繼位後,都會將庶出的兄弟分離出鄭家老宅,從家主繼位的那一刻起,庶出的兄弟們就只能算作旁支,唯有同母所出的嫡出兄弟才算嫡枝,所以他才反對小十與十三那個庶出的來往。
除了被庶子沾光外,日後分家那個庶出的根本不能給他帶來任何助益。
就連他父親那輩的嫡出兄弟在他繼任家主之位後,也會成為旁支搬出老宅。
老三是老生子,母親生他時已經年過四旬。
所以不僅父親母親對他百般寵愛,他也對這個比自己孩子還小的幼弟十分疼愛,可過度的溺愛讓那孩子張揚跋扈,在京城為非作歹。
為了鄭家的名聲,也防止被其他幾家抓到把柄,父親忍痛將老三送到清靈郡,美其名曰讓他不反醒好自己的錯不回來。
實則將老三送到清靈郡享福。
清靈郡離京城的距離很遠,卻也是個富足的地方。
清靈郡的縣令沒什麼建樹,只需要以鄭家的名義施壓,老三可以在清靈郡富貴榮華一生。
老三是父親母親最疼愛的孩子,好得讓人嫉妒,但老三也是他看著長大的弟弟,他對老三的疼寵不比父親母親少,再者他一大把年紀了,犯不著與弟弟爭寵吃醋。
父親說等到將家主的位置傳給自己後,會帶著母親到清靈郡與老三一起生活,可沒等到那天,老三便消失了。
父親為此一病不起,臨終千還唸叨著讓他找回老三。
半年後,母親也鬱鬱而終。
兩位老人家離去前都是對幼弟的思念,他必須要完成他們的意願。
所以這些年來他從未停止對幼弟的尋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早在幼弟失蹤,他親自過去尋找的時候,就知道了幼弟在清靈郡的惡行,看到那些後他簡直恨不得沒有那個弟弟。
可他又能怎麼辦?
那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他看著長大疼愛萬分的幼弟,他不可能狠下心來懲治弟弟,也不可能讓弟弟的行為成為旁人攻訐鄭家的理由,所以他只能替幼弟掃尾。
父親母親年歲大了,他不可能將弟弟的種種行為告訴他們。
但父親作為鄭氏的族長,根本瞞不過他,所以後來父親才會一病不起吧?
他不是沒有恨過老三,但一切都因為老三的失蹤變成擔憂,隨著老三消失的時間越來越長,變成了憤怒。
對清靈郡百姓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