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福康的人可有行動?”
王思庭手背在身後,即使穿著破爛也擋不住他過人的氣質,那是經過百年世家傳承薰陶才能由內而外骨子裡散發的驕傲。
“小的一直留意著,福康郡主的人全部留在客棧,每日來來往往的尋找周襄的蹤跡。”
王思庭冷笑:“她倒是懂得演戲。”
人在普安大長公主府上,已經找到。
她還沒有收回命令不過是放煙霧彈迷惑盧桀。
他竟然相信福康。
福康能抵擋世家那麼多年的討好諂媚,豈是他能拿捏住的?
福康跟她娘一樣向著皇室,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她好歹用過盧桀,卻為了個才見過幾面的皇家表兄殺人滅口。
不愧是昭淑大長公主的好女兒。
定是李家的血脈有問題,一個個都向外。
李皇后當初若肯聽從世家的話,用世家的子弟當先帝和皇子公主們的伴讀,就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但李皇后被“愛情”迷住眼,一心放在裕安帝和他的子女身上,幫著裕安帝牽制世家。
否則以她的寵愛,牢牢操控皇子公主身邊的人,不管是端穆王還是普安大長公主都會站在世家這邊,更別提先帝和昭淑大長公主了。
結果呢?
正是李皇后生出的兩個子女把世家坑慘了。
先帝幼時就不親近世家,即使世家幫他鬥垮端穆王坐上太子之位,他還是一如既往的與世家生分。
世家付出了那麼多不是想要個不能給他們提供助力,反而忌憚他們的新帝。
所以祖父聯合當時的盧、鄭、崔三家聯手逼迫先帝娶世家的女人。
皇帝的慣例是不喜中宮皇后,可以,皇帝嫌棄他們世家精心培養出的皇后,那就再送些美的進東宮。
身邊有人替世家說話,他對世家的印象早晚會轉變的。
可沒想到先帝油鹽不進,不光不想要他們幾家挑選的女子,連王家的女兒都不想接進東宮當太子妃。
王思庭抿唇。
父親在世時時常和他念叨,如果先帝不是那樣執拗的性子,他們王家說不定早就成為世家之首,無限榮耀。
有了李皇后得寵的先例,王家致力於培養出一位得寵的皇后,不想讓其他幾家的計劃得逞。
那位姑祖母貌似天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連性子也十分好,並不似從前那些端莊嚴謹的性子。
祖父堅信她一定會得寵。
可惜…
先帝沒有給她走上寵後之路的機會。
先帝父子倆為了太子立妃的事和世家上躥下跳的吵鬧,世家到底怕先帝因此失去裕安帝的寵愛,本想退步,恰巧北淵使臣來請求聯姻。
世家覺得機會來了,想要給太子一個警告,同時也讓裕安帝退步,於是在大乾數十年沒有公主外嫁聯姻的情況下,故意提議讓昭淑大長公主作為和親的人選,企圖逼著先帝娶姑祖母為太子妃。
當時的情況已經無法替太子妃爭取更大的利益,如果強度不強硬,連太子妃的位置都沒有了!
即使先帝會因此厭惡太子妃,也是沒辦法的事,世家必須要把位置先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