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知道的是,待她走後,盧家父子露出詭異的笑容。
“父親,您沒事了?”
盧大老爺摸不到頭腦。
盧老太爺:“……”
盧二老爺:“……”
盧老太爺忍著抽大兒子的抽動,給二兒子使了個眼色。
大兒子在大殿時差點破壞了他的計劃,為了之後萬無一失,還是先將他弄暈為好。
盧二老爺一個手刀砍在兄長脖頸,盧大老爺眼睛一翻暈過去。
“齊王爺,您還有什麼事?”
李淑妃見齊王坐在位置上不肯走,上前笑著問道。
福康跟謝長恭不知要鬧到幾時,陛下又留了幾個孩子在後殿,明擺著處理完福康二人的事,還要面見幾個孩子。
齊王等在這裡也不一定能見到陛下。
“本王有事要與陛下彙報,在此等候陛下,淑妃娘娘不必在意本王。”
李淑妃暗自道:你說不在意她就不在意了?
她不是孑然一身的宮妃,她還有三皇子,為了三皇子以後的生活,她要隨時替三皇子結善緣,以圖不時之需。
不過齊王已經如此說了,她也沒必要非要在齊王跟前晃悠,交代宮人照看好齊王,李淑妃轉頭去送其他賓客。
沒見李家那邊還沒離席?
估計是想趁這個時機與她說幾句話,李老太太死後,李淑妃與李家的接觸多了不少,順便說一句,她是李陵安派。
相比較年過不惑的兄長,她覺得年輕力壯頗具才能的侄子更可靠。
她作為李家最具標誌性的人物,不能觀望,必須選擇站隊。
她站了侄子李陵安。
可尷尬的是李陵安根本無功無爵無官位,所以今日的宴會李陵安根本沒機會參加。
她平復好心情走向李家的位置。
呵,說到底她是娘娘,李家的人敢失禮休怪她不顧家族情誼!
偏殿。
永熙帝在苦口婆心地“勸導”兩個鬧脾氣的表弟表妹,“你二人連孩子都過了週歲,還有什麼不可調解的矛盾?”
“就是不為了朕考慮,也要為了小鶴兒想想,若他的父母和離,你讓他以後怎麼抬得起頭?”
話說出口,裴寶珠已經露出猶豫之色。
“郡主,子禧和蘇氏本候已經讓恭兒萬聖宴後接回侯府,不會讓他們再到您跟前兒。”
“太子最近常常唸叨子禧,待他回京直接讓子禧進宮。”永熙帝道。
“是。”淮安侯彎腰應下。
他現在已經沒空想謝子禧留在宮中的弊處,好歹將福康安撫下來。
裴寶珠道:“福康相信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