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這份女師名單涉及到的人家,佔了她們要調查的人家超過八成,大大減少了她們的工作量。
剩下那些她交給青女去查。
——
五日後,青女將調查結果整理成冊,裴寶珠勾唇。
事情只要做了就有跡可循,=抱有僥倖心理的要不得。
不差不知道,一查簡直讓人驚掉下巴。
共有十七個人有問題。
其中兩個正室,十個側室通房。七個在府裡佔據高位的丫鬟嬤嬤。
那些人都有個共同點——得男主人的喜愛。
裴寶珠跟普安大長公主一合計,想到一次性解決他們的辦法。
昌隆跟魯郡王的死訊還未對外公佈,若此時再死掉這麼多人,一定會引起宗室的恐慌。
但男人們尚且可以拖著,只要監督起來不讓他們接觸機密即可,這些細作女子們留不得,多一日就多一分風險。
第二日,普安大長公主以自己的名義邀請宗室的媳婦們出席宴會,該出現的人一個沒少。
宴會上一個房間突然失火,裡面被困住的人全部喪生,普安大長公主自責萬分,幾度昏倒。
宮裡的皇帝聞說親自出宮探望普安大長公主,寬慰開解,府裡有喪命的郡王公子們被陛下請走安慰,不見外客。
陛下都表態了,其他人就算心裡有疑慮也沒辦法,陛下一看就是護著自己姑母的,房間失火又不是普安大長公主想的,他們逼死了陛下的親姑母,陛下會給他們好日子過?
再說了,連昌隆郡主都死在了那個屋子裡,普安大長公主多喜愛昌隆郡主,宗室們有目共睹,除了昌隆,誰敢在普安大長公主的府邸辦宴會?
說普安大長公主把昌隆郡主當女兒養也不為過!
普安大長公主萬不能害死昌隆郡主!
所以此次事件就是個意外。
那日過後,普安大長公主閉門不出,在家中立了佛堂替她們祈福贖罪。
“…”
“姨母,連累您的名聲了,本該是我來做的。”
裴寶珠最初的想法是她把人邀請到莊子上,然後一把火解決。
後來被姨母接手。
“福康,你還小。”
她已經活了幾十年,福康還有漫長的時間。
所以罪名由她來揹負。
她不後悔殺了那些人,她們都是該死的。
她設立佛堂也不是為她們祈福,一群細作配享她的香火供奉?
她每日在佛堂,是向父皇訴說,向兄弟妹妹訴說想念。
“福康,下次再有這樣的差事還給我來辦。”
她在宗室的名聲好,即使鬧出這麼多條人命,依舊摘得乾淨,除了被那些細作矇蔽的男人,但他們被陛下控制住,已經說不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