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亡兩千餘,傷者倍之。”墨淵彙報道,“最麻煩的是地獄火燒毀了西城糧倉,存糧損失過半。”
正說話間,一名士兵飛奔上城:“報——!東北方向發現大軍,旗幟.…..旗幟是鮮卑和拓跋!”
阿史那臉色一變:“我父王和慕容垂?”
裴衍眯起眼睛:“傳令全軍戒備,但沒有朕的命令,不準出擊。”
遠處的地平線上,一支龐大的軍隊緩緩出現,為首的正是鮮卑首領慕容垂和拓跋大首領,他們身後是數萬聯軍,浩浩蕩蕩。
墨淵握緊劍柄:“陛下,準備迎戰吧。”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聯軍在距離白水關三裡處停下,慕容垂和拓跋大首領只帶了幾名親衛,舉著旗幟向白水城走來。
“有詐?”墨淵警惕道。
裴衍沉思片刻:“開城門,放他們進來。朕倒要看看,這兩位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一刻鐘後,白水關議事廳內,氣氛凝重如鐵,慕容垂和拓跋大首領卸下武器,站在廳中央,裴衍端坐主位,墨淵和阿史那分立兩側。
“陛下。”慕容垂率先行禮,“鮮卑部願與大魏重修舊好,繼續通商之約。”
拓跋大首領則看向阿史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然後對裴衍說:“拓跋部也願遵守前約,不再與大魏為敵。”
阿史那難以置信:“……父王,您..….”
“閉嘴!”拓跋大首領厲喝,“回去再收拾你!”
裴衍抬手製止:“大首領,阿史那有功無過,若非他及時支援,朕未必能擊敗赫連勃勃。”
拓跋大首領“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慕容垂繼續道:“陛下,鐵勒部庫莫雖暫時撤退,但他已派人去召集更多北方部落,若大魏願意提高通商條件,鮮卑和拓跋願意充當調停人,說服庫莫退兵。”
裴衍冷笑:“慕容首領,你是在威脅朕?”
“不敢,”慕容垂連忙擺手,“只是陳述事實,戰爭對誰都沒好處,但若陛下能給各部一條活路………”
裴衍打斷他:“朕早已提出開放三處互市,允許限量交易鐵器和鹽巴,你們還要什麼?”
慕容垂與拓跋大首領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小心翼翼地說:“各部希望能增加至五處互市,鐵器交易量提高一倍,另外...允許各部派遣子弟入大魏學習農耕、醫術等技術。”
議事廳內一片寂靜,墨淵忍不住出聲:“陛下,這要求太過分了!尤其是學習技術,萬一他們用來對付大魏...……”
裴衍卻抬手示意他安靜,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良久,他緩緩開口:“可以。”
“陛下!”墨淵驚呼。
裴衍繼續道:“但有幾個條件:一,各部必須交出所有地獄火配方和存貨;二,互市周邊五十裡不得駐軍;三,派遣的子弟必須年滿十六,且需在大魏居住至少五年。”
慕容垂和拓跋大首領低聲商議片刻,然後一齊點頭:“我們同意。”
“還有,”裴衍補充,“三日後在白水關舉行會盟大典,所有部落首領必須親自到場簽署協議,特別是庫莫,若他不來,一切作廢。”
兩位首領面露難色,但最終還是應下:“我們會盡力說服庫莫。”
會談結束後,阿史那主動請命:“陛下,讓我去說服庫莫,鐵勒部與我拓跋部有姻親關系,或許能說上話。”
裴衍深深看了他一眼:“你確定?庫莫正在氣頭上,此去兇險萬分。”
阿史那舉起殘缺的左手,咧嘴一笑:“為了和平,值得一試。”
裴衍點頭,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遞給阿史那:“帶上這個,若庫莫不信你,給他看朕的信物。”
阿史那鄭重接過玉佩,躬身一禮,然後隨兩位首領離去。
墨淵憂心忡忡:“陛下,您太信任這些蠻族了,萬一他們假意和談,實則集結更多兵力...……”
“墨淵,”裴衍望向遠方,“你記得六年前落日原之戰後,朕對你說過什麼嗎?”
墨淵一怔:“陛下說...……武力征服只能贏得一時臣服,文化交融才能獲得長久和平。”
“正是,”裴衍點頭,“開放互市是第一步,讓他們學習我們的技術、文化是第二步。十年後,當草原上的孩子們習慣吃大魏的糧食,穿大魏的布匹,用大魏的工具,誰還會想打仗?”
墨淵若有所思:“所以您同意他們派遣子弟來學習...……”
“最好的征服,是讓他們自願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裴衍拍了拍墨淵的肩膀,“準備會盟大典吧。”